一生滞念馀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出处:《筑室示三子》
宋 · 苏辙
宅舍元依毕竟空,小乘惯住草庵中。
一生滞念馀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馀问儿曹莫问翁。
一生滞念馀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馀问儿曹莫问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宅舍:原来的住所。毕竟:终究,完全。
空:空荡荡。
小乘:佛教的小乘教派。
惯住:习惯居住。
草庵:简易的草屋。
滞念:持久的忧虑。
妻子:妻子儿女。
侨居:寄居。
怯:害怕。
雨风:风雨。
松竹:常绿植物,象征坚韧。
栽:种植。
稍稍:渐渐地。
栋梁:房屋的主要结构。
勿匆匆:不要急急忙忙。
道院:修道院或寺庙。
吾真足:我感到满足。
儿曹:孩子们。
翁:老人。
翻译
原本的住宅已经空无一物,我习惯居住在简陋的草庵之中。一生的忧虑只剩下妻儿,全家寄居在此,对风雨充满恐惧。
虽然已经种上了松竹,但还需慢慢构建,不必急于求成。
这三间道院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孩子们,别再问我老翁的打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筑室示三子》,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家庭的关爱。首句“宅舍元依毕竟空”揭示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看淡,认为一切终将归于空无;“小乘惯住草庵中”则体现了他简朴的生活方式和佛教思想的影响。
接下来,“一生滞念馀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牵挂,尽管自己一生专注于内心修炼,但仍关心妻儿的安危,流露出浓厚的人文关怀。诗人提醒家人在建造新居时要从容不迫,既要考虑长远,又要注重实际:“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最后两句“三间道院吾真足,馀问儿曹莫问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他认为即使是简单的三间道院也足够,希望孩子们关注的是精神层面的成长,而不是询问他的个人需求。整首诗透露出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深沉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