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但劳农勤稼穑,要知为郡足清閒
宋 · 张九成
朝随落月东郊去,暮逐归云北浦还。
岂但劳农勤稼穑,要知为郡足清閒。
家传诗句东山谢,学到精微陋巷颜。
今日倚栏聊解带,欲看烟雨四边山。
岂但劳农勤稼穑,要知为郡足清閒。
家传诗句东山谢,学到精微陋巷颜。
今日倚栏聊解带,欲看烟雨四边山。
注释
朝:早晨。随:跟随。
落月:下落的月亮。
东郊:东边的郊外。
暮:傍晚。
逐:追逐。
归云:归来的云彩。
北浦:北方的水边。
岂但:不仅。
劳农:劳作农民。
勤稼穑:辛勤耕种。
为郡:做郡守。
足清閒:足够清闲。
家传:家族相传。
诗句:诗歌。
东山谢:东山谢家,古代名门。
学到:学到。
精微:精细深入。
陋巷颜:陋巷中的颜回,形容刻苦学习。
今日:今天。
倚栏:靠着栏杆。
聊解带:随意解开衣带。
烟雨:烟雾般的细雨。
四边山:周围的山。
翻译
清晨我追随落月向东郊走去,傍晚又随着归云返回北浦。这不仅仅是为了农民辛勤劳作,更要明白做郡守也能有清闲时光。
家族传承了东山谢氏的诗书,我在简陋巷弄中也力求学问精深。
今天倚着栏杆随意放松,只想欣赏烟雨朦胧中的四周山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乡之士的宁静生活情景。开篇两句“朝随落月东郊去,暮逐归云北浦还”,通过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界运行规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岂但劳农勤稼穑,要知为郡足清閒”则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珍视与乐道。这里不仅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也提到了作为管理者要确保地方清平无事,体现出诗人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
“家传诗句东山谢,学到精微陋巷颜”显示了诗人的文学素养和家族文化底蕴。东山谢可能是指谢灵运,他与东晋时期的谢安、谢玄并称为“竹林七贤”,都是诗人家乡的文化象征。
最后两句“今日倚栏聊解带,欲看烟雨四边山”则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绪。诗人倚靠栏杆,偶尔放松心情,似乎要解开束缚,也许是对日常生活的某种仪式感。同时,他表达了想要观赏周围烟雨笼罩下的山峦之美。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归乡之旅,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家风文化传承的自豪,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