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盛梅雨,涨潦弥两涘
宋 · 张栻
泽国盛梅雨,涨潦弥两涘。
常时侵溢患,乃复到城市。
纳湖迫西闉,冲突固其理。
今年筑堤防,楗石细积累。
艰辛迄崇成,龟鱼亦欢喜。
节宣有程度,盈缩无壅底。
昨宵水没岸,民居例迁徙。
走马来问讯,屹若坚城垒。
江涛从渺茫,湖光自清泚。
小舟足游泳,新荷方薿薿。
嘉我二三客,共此风日美。
相期寂寞滨,雅意淡如水。
念言堤防功,得失乃如彼。
而况检身者,讵可忘所止。
明朝更哦诗,斯言或当纪。
常时侵溢患,乃复到城市。
纳湖迫西闉,冲突固其理。
今年筑堤防,楗石细积累。
艰辛迄崇成,龟鱼亦欢喜。
节宣有程度,盈缩无壅底。
昨宵水没岸,民居例迁徙。
走马来问讯,屹若坚城垒。
江涛从渺茫,湖光自清泚。
小舟足游泳,新荷方薿薿。
嘉我二三客,共此风日美。
相期寂寞滨,雅意淡如水。
念言堤防功,得失乃如彼。
而况检身者,讵可忘所止。
明朝更哦诗,斯言或当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季景象,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与平衡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比喻,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秩序相联系,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
开篇“泽国盛梅雨,涨潦弥两涘”描绘了一幅春雨滋润、水势泛涨的画面,通过“常时侵溢患”的叙述,暗示了水患对农田和民居的威胁。然而,“乃复到城市”却转折出一种平衡状态被恢复的情景。
接下来的“纳湖迫西闉,冲突固其理”显示了治理水患的决心与智慧,而“今年筑堤防,楗石细积累”则具体描绘了人为的努力在自然力的抗衡中取得成效。诗中的“艰辛迄崇成,龟鱼亦欢喜”不仅展示了人类工程的成功,更表现出了一种生态平衡下的和谐共处。
“节宣有程度,盈缩无壅底”一句则是对自然规律与人为努力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暗示着在自然中寻找一种可以调和水患的智慧。接着,“昨宵水没岸,民居例迁徙”描述了过去水灾带来的恐慌,而“走马来问讯,屹若坚城垒”则描绘了一种安全与守护的情景。
诗歌的最后部分“江涛从渺茫,湖光自清泚。小舟足游泳,新荷方薿薿”转向了对美好自然风光的欣赏,通过对水波、湖光以及荷花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宁静与喜悦的情感。
“嘉我二三客,共此风日美。相期寂寞滨,雅意淡如水”则是诗人与友人的共同体验和愉快情绪,而“念言堤防功,得失乃如彼。而况检身者,讵可忘所止”表达了对过去努力的回忆,以及作为个人对于自身行为选择的反思。
最后,“明朝更哦诗,斯言或当纪”则是诗人对于将这份美好与思考传承下去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为治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