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全文

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

唐 · 罗邺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

拼音版原文

qiānyánshíchángyín宿yuǎngōngfáng
tīngbànshāntán

zhuǎnjuézhōngfēngzhěndiànliáng
huājièbēiniànchénjīnshìfēifáng

niánzòng使shǐzhòngláixīnyuánbìnshuāng

注释

寺:寺庙。
入:进入。
千岩石路:千岩万壑的小路。
长:漫长。
孤吟:独自吟唱。
远公房:远离尘世的僧房。
卧听:躺着聆听。
杉坛雨:杉木坛上的雨声。
转觉:渐渐感到。
中峰:山中的高峰。
枕簟:枕席。
花界:花的世界。
悲喜念:悲喜的情绪。
尘襟:世俗的心情。
是非妨:是非的困扰。
他年:将来。
纵使:即使。
重来:再次来到。
此:这里。
息得:能够。
心猿:比喻难以平静的心。
鬓已霜:鬓发已斑白。

翻译

寺庙深入千岩之中,石路漫长,我独自在远方公房过夜。
躺下听深夜杉木坛上的雨声,渐渐感到中峰的枕席也变得清凉。
花的世界已经没有了悲喜之念,世俗的心境自然不会被是非困扰。
将来即使再回到这里,恐怕心依旧烦乱,而鬓发早已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夏日于千岩石路深处的灵岩寺中,独自一人宿于宗公院的情景。诗人以孤吟一宿远公房开篇,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心境。

接着,“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两句,通过对夜雨声响和山间清凉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享受。雨声和清凉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和感觉,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洗涤和净化。

“花界已无悲喜念”一句,表明诗人已经超越了世间的悲欢离合,对于花开花落、红尘纷扰都不再有所挂念。"尘襟自足是非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的心态,即使身处尘世,也能做到心如止水,自得其乐。

最后,“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未来再次来临的淡定,以及对自己岁月流转、头发斑白的接受。这里的“心猿”指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而“鬓已霜”则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无奈的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在灵岩寺中的一夜宿泊,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宁静夜晚,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