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浦庭皆草,匡庐岳是莲
出处:《经濂溪先生故居》
明 · 欧大任
斯人不可作,绝学已千年。
湓浦庭皆草,匡庐岳是莲。
霜凋前代树,月霁一林烟。
犹有图书在,风琴自洒然。
湓浦庭皆草,匡庐岳是莲。
霜凋前代树,月霁一林烟。
犹有图书在,风琴自洒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学者濂溪先生的追思与怀念。诗人通过“斯人不可作,绝学已千年”表达了对逝去大师的敬仰与惋惜,暗示其学问已经失传千年之久。接下来,“湓浦庭皆草,匡庐岳是莲”两句运用自然景观的对比,以草木的衰败象征学问的消逝,而“匡庐岳是莲”则以莲花的高洁寓意濂溪先生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精神。
“霜凋前代树,月霁一林烟”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凉而又静谧的氛围,霜冻凋零了过去的树木,月光下的树林笼罩着一层轻烟,这种景象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濂溪先生遗世独立形象的描绘。最后,“犹有图书在,风琴自洒然”点明了濂溪先生留下的文化遗产仍然存在,尽管时代变迁,但他的思想和著作依然能激发人们的心灵,如同风琴般悠扬动听,传递着不朽的精神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濂溪先生故居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学者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