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新雁去,宛至碧溪东
出处:《秋日寄山中友人》
宋 · 司马光
昨夜听秋风,霜崖几树红。
心随新雁去,宛至碧溪东。
圣主搜渔钓,林岩今已空。
胡为执高节,憔悴久山中。
心随新雁去,宛至碧溪东。
圣主搜渔钓,林岩今已空。
胡为执高节,憔悴久山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秋风:秋季的凉风。霜崖:覆盖着霜冻的山崖。
新雁:刚南迁的雁群。
碧溪:清澈的溪流。
圣主:对古代或理想中的贤明君主的尊称。
渔钓:隐士的象征,指隐居生活。
林岩:树林和岩石,常用来形容隐居之地。
胡为:为什么还。
高节:高尚的节操。
憔悴:形容人因忧愁或劳苦而面容瘦弱、脸色不好。
翻译
昨晚聆听秋风,霜冻的崖壁上几棵树叶子转红。我的心随着新雁远飞,仿佛直抵碧绿的溪流东边。
如今圣明的君主寻求贤才,山林中的隐士已经寥寥无几。
为何还要坚守高尚节操,在这深山中长久憔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的秋色和作者的心境。"昨夜听秋风,霜崖几树红"两句,通过秋风的吹拂和山崖上几棵树木的枫红色,传达了秋天萧瑟的气氛,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心随新雁去,宛至碧溪东"表达了诗人心境随着大雁的南迁而飘向远方,思绪万千,宛转深长。
"圣主搜渔钓,林岩今已空"一句,提及古代贤君以渔夫自居,以此比喻隐逸之士。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淡然和超脱,以及对于现实中缺乏理想领袖的感慨。
最后两句"胡为执高节,憔悴久山中"则是诗人自问自答,为什么要坚守高尚的情操在长时间的寂寞中苦熬。这里透露出一种对于坚持个人理想与信念的困惑和无奈,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宁愿独守清贫的高洁情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抒写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