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全文

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

唐 · 吴融
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
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
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注释

月圆年十二:指农历十二月的满月,这里特指中秋节的满月。
秋半每多阴:中秋时节,常有阴天或多云。
纤霭:细薄的云雾。
禁林:指皇宫或皇家园林,因是禁地,故称禁林。
海阔:形容视野开阔,比喻从低处看月时对广阔世界的感知。
宫深:宫殿深远,既指物理上的深度,也暗含宫廷生活的深邃复杂。
衣似繁霜透:月光皎洁,照在衣服上如同霜雪穿透一般明亮。
积水沈:比喻月光下身体像沉浸在水中的感觉,形容月色之浓重。
侍辇:伴随帝王乘坐的车驾,这里是陪伴皇帝的意思。
抽簪:古时男子成年或为官戴簪,抽簪表示辞官归隐。
太液池:古代著名皇家园林中的池塘,这里代指皇宫区域。
相期到晓吟:相约一起吟诗直到天亮,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情谊。

翻译

在一年中的第十二个月圆之时,中秋往往伴随着多云的天气。
但今晚没有丝毫云雾,我与你一同夜宿在这皇家园林中。
月亮尚未升高便知海洋的辽阔,正午时分更可见宫殿的深远。
月光如霜穿透衣物,身体仿佛沉浸在积水中般沉静。
有幸陪伴帝王左右,归家时回忆起辞官归隐的念头。
我们在太液池的南岸相约,期待一直吟诗直到天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的夜晚,诗人与朋友在皇宫禁林中赏月的情景。开头两句“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设置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特别的月亮背景,“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赏月之乐。

接下来的“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可能是在说他们对于广阔世界的向往,但此刻却只能在皇宫中感受到一种隔绝的寂静。紧接着,“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则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以及诗人似乎感觉到了这种冷意。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一句,则可能是在回味与皇帝或高官共度时光的经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离别后的思念。最后,“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皇宫中的一个特定地点,与朋友约定直至黎明前共赏月亮。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的赏月之乐和离别后思念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既有美好时光回忆,又有一定的隔绝感和深宫寂静氛围。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