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
出处:《四大无主偈》
唐 · 本净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
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
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
注释
四大:指地、水、火、风四种自然元素,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无主:没有主宰,形容世事无常。
如水:像水一样流动变化不定。
遇曲逢直:遇到弯曲的地方和笔直的道路,比喻生活中的各种境遇。
无彼此:没有区别,平等看待。
净秽:洁净和污秽,象征好的和坏的环境。
生心:产生心理上的分别或偏见。
壅决:堵塞与畅通,比喻人生中的困难与顺利。
有二意: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或想法。
翻译
世事变化无常,如同流水曲折不定,遇到弯曲或直路没有区别。无论处在洁净还是污秽的环境,心中都不生分别,对于阻碍或畅通,从未有过两种心意。
鉴赏
这首诗名为《四大无主偈》,出自唐代高僧本净之手。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禅意。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
这两句以水喻四大(即地、水、火、风),强调了万物皆无主宰,一切现象如流水般变化,无论是曲折还是直行,都没有固定的自我与他我的区分。
"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
后两句则进一步阐释了对万物的超然态度。在清净和污秽之间,不应产生分别之心;在阻塞和通畅之间,也从未有过第二种意念。这是禅宗中常见的观点,强调对世间一切现象保持平等心,不起分别。
整首诗通过水的比喻,传达了禅宗对于万物无我、平等一视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