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戏作一绝
宋 · 苏轼
一士千金未易偿,我从陈、赵两欧阳。
举鞭拍手笑山简,祇有并州一葛强。
举鞭拍手笑山简,祇有并州一葛强。
注释
一士:一个人才。千金:极高的价值。
未易偿:难以衡量或替代。
我:指诗人自己。
从:跟随。
陈、赵两欧阳:指陈、赵两地的欧阳氏家族。
举鞭:挥舞马鞭。
拍手:欢快地鼓掌。
笑山简:模仿山简的豪放行为,表示欢笑。
祇有:只有。
并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一葛强:比喻极为优秀的人物,葛强可能是某位著名人物。
翻译
一个人才华出众难以用千金衡量,我追随陈、赵两地的欧阳家族。挥舞马鞭欢笑如山简,因为在并州只有一位像葛强一样的杰出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幽默和自嘲情怀。首句“一士千金未易偿”表达了一种生活上的无奈,即便是一位才士,换取千两黄金也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事情。这不仅是对物质价值的讽刺,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接下来的“我从陈、赵两欧阳”则是在提及古代著名的几大姓氏,通过这些高贵的家族名称,苏轼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虽身处乱世,但仍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和高洁的品格。
“举鞭拍手笑山简”一句,则是描绘诗人在马背上的轻松心情,他不仅以挥鞭击掌自娱,更是在嘲笑那些俗世纷争,表现出一种超脱凡尘、胸襟豁达的生活态度。
最后,“祇有并州一葛强”则是对现实中真正可靠之人的评价——在苏轼看来,能够像并州人葛强那样坚守节操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这里的“葛强”被认为是虚构人物,用以比喻那些难得的君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示了苏轼面对社会现实时的豁达与幽默,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