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苑方渐泽,旴江遽改征
出处:《送郡守李公调建昌一首》
明 · 黄省曾
锡壤观南教,宣风动古声。
旭星临国政,明电秉王成。
拔□惩强族,持苇煦赤婴。
邓攸惟饮水,汲黯不求名。
缉扰欢谣起,蠲苛美化清。
瑞凰辉见集,惠露湛其零。
近下陈公榻,常攀谢子琼。
好贤安罄折,咨理乐挥盈。
吴苑方渐泽,旴江遽改征。
德花离郡早,廉石在舟轻。
治以循良贵,劳宜秩爵旌。
兰荪留不可,长息送专城。
旭星临国政,明电秉王成。
拔□惩强族,持苇煦赤婴。
邓攸惟饮水,汲黯不求名。
缉扰欢谣起,蠲苛美化清。
瑞凰辉见集,惠露湛其零。
近下陈公榻,常攀谢子琼。
好贤安罄折,咨理乐挥盈。
吴苑方渐泽,旴江遽改征。
德花离郡早,廉石在舟轻。
治以循良贵,劳宜秩爵旌。
兰荪留不可,长息送专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为送别即将赴任建昌郡守的李公而作。诗中充满了对李公品德与能力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其即将开始的新职务的深切祝福。
首先,“锡壤观南教,宣风动古声”,开篇即表达了对李公在南方教育事业上的贡献和影响,以及他传播良好风尚的深远意义。接着,“旭星临国政,明电秉王成”两句,以“旭星”和“明电”比喻李公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暗示他将带来光明和进步。
“拔□惩强族,持苇煦赤婴”描绘了李公公正严明,既能惩治豪强,又能关爱弱小的形象。接下来,“邓攸惟饮水,汲黯不求名”通过典故进一步赞美李公的高尚品质和无私精神,与古人相提并论。
“缉扰欢谣起,蠲苛美化清”表现了李公治理下的社会和谐与风气清明,百姓欢歌笑语,苛政得以清除,美政深入人心。
“瑞凰辉见集,惠露湛其零”则以自然界的祥瑞景象象征李公的到来将给地方带来好运和福祉。接下来,“近下陈公榻,常攀谢子琼”表达了对李公的亲近与敬仰,以及希望他能像古代贤臣一样受到尊敬。
“好贤安罄折,咨理乐挥盈”体现了对李公智慧与才能的肯定,以及对他处理政务时的从容与喜悦。最后,“吴苑方渐泽,旴江遽改征”预示着李公的到来将使地方得到滋润与变革,而“德花离郡早,廉石在舟轻”则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李公美德与廉洁的赞誉。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流畅,不仅高度赞扬了李公的个人品质和治政能力,也寄托了对他的美好祝愿和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