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萦蛛结网,袅袅茧缫盆
出处:《闻吴维新写正览已毕作诗迎之》
元末明初 · 唐桂芳
吴郎久不见,怅望隔江村。
辛苦头将白,编摩眼易昏。
蕉心含雨润,柿叶缬霜繁。
智永瞠诸后,羲之本一门。
未应梁上得,偏向枕中存。
点磔临池黑,戈波漏屋痕。
萦萦蛛结网,袅袅茧缫盆。
白练书裙好,黄麻草诏尊。
首濡无醉魄,笔谏有忠魂。
安得三千幅,烦君恣意翻。
辛苦头将白,编摩眼易昏。
蕉心含雨润,柿叶缬霜繁。
智永瞠诸后,羲之本一门。
未应梁上得,偏向枕中存。
点磔临池黑,戈波漏屋痕。
萦萦蛛结网,袅袅茧缫盆。
白练书裙好,黄麻草诏尊。
首濡无醉魄,笔谏有忠魂。
安得三千幅,烦君恣意翻。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桂芳为迎接好友吴维新完成《正览》书写后的作品,表达了对吴维新才情的赞赏和对其书法艺术的敬仰。诗中通过描绘吴郎久未相见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辛勤创作、视力衰退的关切,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辛苦头将白",言其岁月匆匆,吴郎头发渐白,显示出他的勤奋与付出;"蕉心含雨润,柿叶缬霜繁",以自然景象比喻吴郎的书法技艺,如蕉心雨润,柿叶霜繁,生动形象。诗人提及智永和王羲之,暗示吴维新的书法承继了前人传统,又自成一家。
"未应梁上得,偏向枕中存",赞美吴维新的书法作品不在显赫处,而藏于枕中,更显其高雅与珍贵。接下来的诗句细致描绘了吴维新的笔法特点,如"点磔临池黑,戈波漏屋痕",体现了其书法的力度和韵味。
"萦萦蛛结网,袅袅茧缫盆",进一步赞美吴维新的书法如同丝线般细腻,又如蚕丝般丰富。诗人还提到吴维新用白练书裙和黄麻草诏,显示出他对书法的热爱和对文字的尊重。
最后,诗人感叹若能有三千幅吴维新的墨宝,定会尽情欣赏,表达了对吴维新才华的极度推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