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邀明月对君饮,莫管门前可罗雀
出处:《题许邦基却俗轩诗》
宋 · 谢逸
流俗纷纷何足却,尔曹百辈吾能著。
虽同一床各做梦,政恐不妨人作乐。
俗客自与此君疏,竹洞何曾有关钥。
但邀明月对君饮,莫管门前可罗雀。
虽同一床各做梦,政恐不妨人作乐。
俗客自与此君疏,竹洞何曾有关钥。
但邀明月对君饮,莫管门前可罗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题许邦基却俗轩诗》,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世俗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高洁品质的追求。
首句“流俗纷纷何足却”,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对纷扰的世俗生活表示了不屑,认为那些琐碎的俗事不值得去在意或改变。接着,“尔曹百辈吾能著”一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独立性与与众不同,表示自己能够独自面对和处理这些世俗之事。
“虽同一床各做梦,政恐不妨人作乐。”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比作在同一个床上做梦的人,形象地描绘出人们虽然身处同一环境,但各自有着不同的追求和梦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个人自由与独立思考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对他人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宽容。
“俗客自与此君疏,竹洞何曾有关钥。”这两句诗中,“此君”通常指竹子,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通过竹洞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与世俗的疏离感,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纯净与高雅。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世俗的环境中,他也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最后,“但邀明月对君饮,莫管门前可罗雀。”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邀请明月为伴,与之饮酒,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同时,“莫管门前可罗雀”的话语,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越态度,以及对于高洁品质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