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星彗云出,天狗欲堕鸣
出处:《八月十三日观长星》
宋 · 梅尧臣
长星彗云出,天狗欲堕鸣。
狗扫不见迹,昭晰河汉横。
河汉秋转净,箕斗垂光晶。
观尔长星酒,收祲看太平。
狗扫不见迹,昭晰河汉横。
河汉秋转净,箕斗垂光晶。
观尔长星酒,收祲看太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长星:明亮的流星。彗云:彗星的云状尾部。
天狗:古人对月食的称谓。
堕:坠落。
鸣:发出声音。
扫:扫过。
迹:踪迹。
昭晰:清晰可见。
河汉:银河。
秋转净:秋季银河特别清澈。
箕斗:古代二十八星宿中的两个。
垂光晶:闪耀着晶莹的光芒。
观尔:观赏这颗。
长星酒:借指观赏星空的时刻。
收祲:驱除不祥。
太平:太平盛世。
翻译
明亮的流星和彗星划过天际,天狗似乎要坠落并发出声响。它的光芒扫过天空,却不见踪影,银河清晰地横亘天际。
秋天的银河格外清澈,箕宿和斗宿闪耀着晶莹的光辉。
在这样的夜晚,欣赏那颗长星,期待结束不祥,迎接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八月十三日观长星》,描绘了诗人于八月十三日夜晚观看长星(彗星)的景象。首句“长星彗云出”形象地写出彗星如流星划破夜空,拖着云尾的壮观画面。"天狗欲堕鸣"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天狗食日之说,暗示彗星的出现带来某种不寻常的征兆。
接下来,“狗扫不见迹”描述彗星移动迅速,犹如狗扫过天空不留痕迹。“昭晰河汉横”则描绘了星空在彗星映照下更加明亮,银河横亘天际。诗人观察到“河汉秋转净”,秋天的星空格外清澈,而“箕斗垂光晶”则进一步强调了星辰的璀璨。
最后两句“观尔长星酒,收祲看太平”表达了诗人借观星祈愿天下太平的心境。他以饮酒助兴,期待彗星带来的吉祥预兆能为世间带来安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天文现象的独特感受和对社会安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