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情山可改,定见水难西全文

不情山可改,定见水难西

出处:《伦间云偕时斋行
宋 · 释居简
诺重黄金俗,伦名与布齐。
不情山可改,定见水难西
七泽云生砚,千江月透犀。
寄声种桃者,且在武陵溪。

鉴赏

这首诗以“伦间云偕时斋行”为题,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诺重黄金俗”,以“诺重黄金”比喻承诺的珍贵,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承诺如同黄金般宝贵,体现了社会习俗中诚信的重要性。接着,“伦名与布齐”则进一步强调了在世俗生活中,无论地位高低,道德与人格的尊严是平等的,不应因身份差异而有所区别。

“不情山可改,定见水难西”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对事物本质不可改变的感慨。山川河流的形态虽可随时间变化,但其根本属性难以改变,以此喻指人的本性或某些原则性的真理难以轻易改变。

“七泽云生砚,千江月透犀”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云雾缭绕的山泽与清澈的江水映照着明月,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深邃。这里“砚”与“犀”分别象征着书写与洞察,暗示了通过观察自然,可以启迪智慧,净化心灵。

最后,“寄声种桃者,且在武陵溪”借用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桃花源象征着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和谐与美好的理想世界,诗人希望像种桃者一样,能在这样的地方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道德、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