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钟犹共趋长乐,但觉晨星取次稀
出处:《天中节赐纱卷次温毅夫御史韵》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五日唐宫例赐衣,人间节物奈全非。
夙忘宠辱空诸有,老阅寒炎审所依。
耕钓分难初服遂,章缝幸未素心违。
听钟犹共趋长乐,但觉晨星取次稀。
夙忘宠辱空诸有,老阅寒炎审所依。
耕钓分难初服遂,章缝幸未素心违。
听钟犹共趋长乐,但觉晨星取次稀。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题为《天中节赐纱卷次温毅夫御史韵》。诗中描绘了端午节朝廷赐予官员衣物的习俗,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五日唐宫例赐衣,人间节物奈全非。”点明了端午节赐衣的传统,同时以“人间节物奈全非”表达了对传统节日与现实变化之间矛盾的感慨。
颔联“夙忘宠辱空诸有,老阅寒炎审所依。”诗人通过“宠辱”和“寒炎”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即在岁月的流逝中,忘却荣辱,审慎地寻找生活的依靠。
颈联“耕钓分难初服遂,章缝幸未素心违。”这里诗人以“耕钓”象征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初服遂”表达了实现这一理想的愿望,“章缝幸未素心违”则表明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仍保持清正不阿。
尾联“听钟犹共趋长乐,但觉晨星取次稀。”“听钟”暗示时间的流逝,“长乐”象征着朝廷的繁华,“晨星取次稀”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繁华不再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赐衣习俗的描写,以及对个人生活经历和时代变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