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倭兵蹴之行,哀哀泣路歧全文

倭兵蹴之行,哀哀泣路歧

出处:《老妇哀
清 · 洪繻
出门逢老妇,白发蓬压眉。
倭兵蹴之行,哀哀泣路歧
乞食不得饱,眼泪垂作糜。
问妇何所苦,呜咽不成辞。
有室无可归,残年丧子儿。
一家八九人,遭杀不胜悲。
大者能扶耜,小者仅知饥。
爱女倚房居,刺绣手牵丝。
大妇在炊下,淅米肉如脂。
一夕闻兵来,悚息泪交颐。
聚泣共吞声,忽有兵人窥。
闯入掠衣饰,索钱勒藏赀。
刀枪交股下,大者死阶墀。
回头视幼子,身首已分肌。
女妇骇啼走,并命于一时。
缕陈未及终,哭声已涟洏。
更端问老妇,摇首不闻知。
旁人纷纷说,甲乙亦如斯。
甲家益酷死,馈倭为倭欺。
遗下数顷田,芜秽草差差。
复存数间屋,入夜栖鸢鸱。
东家绝炊火,西舍游鹿麋。
亦有倭人宿,连甍卧豺罴。
破壁系鞍马,折门煮牲牺。
行人不敢过,迂路且鞭笞。
世衰人物贱,不死皆便宜。
翘首望苍天,言之有馀噫。
叹息百年上,琛赆朝四夷。
民物皆丰贵,鸡犬亦雍熙。
草野无知觉,听我吟哀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中百姓苦难的凄惨景象。老妇人遭遇倭寇侵扰,家中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诗中通过老妇人的口述,展现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深重苦难:家人被屠杀,生活物资被洗劫,生存环境恶劣,人性的残酷与贪婪暴露无遗。诗人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战争对社会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摧残,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谴责。诗中充满了对无辜平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罪行的控诉,是清代文学作品中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