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四海少颜色,会当下笔生风雨
出处:《畎亩谣为马丈师易寿》
元 · 魏初
君不见阿衡畎亩一饿叟,孰谓乃有尧之心。
以身许亳即自任,从容一理无升沉。
又不见陶家松石草堂月,万古笑傲声辉发。
即今有人谁似之,介山处士心如雪。
怡情抱蒿莱,教子付塾说。
一家唐舜民,肯事张仪舌。
先生于兹一何少,先生于兹又何拙。
世间碌碌不足数,赖有天徒与吾语。
茫茫四海少颜色,会当下笔生风雨。
以身许亳即自任,从容一理无升沉。
又不见陶家松石草堂月,万古笑傲声辉发。
即今有人谁似之,介山处士心如雪。
怡情抱蒿莱,教子付塾说。
一家唐舜民,肯事张仪舌。
先生于兹一何少,先生于兹又何拙。
世间碌碌不足数,赖有天徒与吾语。
茫茫四海少颜色,会当下笔生风雨。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魏初所作的《畎亩谣为马丈师易寿》。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和描绘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对马丈师易寿的赞扬和对其品格的肯定。
首先,诗人提及"阿衡畎亩一饿叟",将马丈师比作古代贤臣伊尹,即使身处田间,仍怀有尧舜般的高尚品德,不求名利,只求真理。接着,诗人提到"陶家松石草堂月",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赞美马丈师的超脱与淡泊,他的心境如雪般纯洁。
诗人进一步强调马丈师的教育情怀,他教导子女的方式不同于世俗,更像唐虞时代的圣人,不屑于逢迎权贵。然而,这样的美德在当时社会显得稀缺,马丈师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施展,这被诗人视为一种遗憾。
最后,诗人感慨世间庸碌之人众多,而像马丈师这样有深厚道德修养的人却不多见。他期待能有更多像马丈师这样能触动人心、激发灵感的人物,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精神力量。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和对比,高度赞扬了马丈师易寿的高尚人格和独特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