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异事记今晨,杖藜得道孙与陈
出处:《游南嶂同孙信道》
宋 · 陈与义
遥瞻南嶂深复深,双崖与天藏太阴。
青鞋济胜不能懒,踏破积雪穷崎嵚。
空中朽树抱孤筱,无窍苍壁生横林。
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萧森。
磴回忽然何处所,当面烟如翠蛟舞。
石门泄风无昼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丹丘赤城去几许,下视人间足尘土。
放身天地不自知,导以龙蛇翼熊虎。
山中异事记今晨,杖藜得道孙与陈。
青鞋济胜不能懒,踏破积雪穷崎嵚。
空中朽树抱孤筱,无窍苍壁生横林。
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萧森。
磴回忽然何处所,当面烟如翠蛟舞。
石门泄风无昼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丹丘赤城去几许,下视人间足尘土。
放身天地不自知,导以龙蛇翼熊虎。
山中异事记今晨,杖藜得道孙与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太阴:阴暗的地方。青鞋:青色鞋子。
济胜:登山。
积雪:厚厚的积雪。
崎嵚:崎岖不平。
孤禽:孤独的鸟。
危石:险峻的石头。
烟如翠蛟:烟雾像翠绿的蛟龙。
石门泄风:石门缝隙中风声大作。
丹丘赤城:传说中的仙境。
尘土:人间的尘埃。
龙蛇翼熊虎:象征引导的力量。
杖藜:拄着藜杖。
得道:悟道。
孙与陈:可能是两位同游者的名字。
翻译
远望南山深远又幽深,双峰崖壁隐没在天边的阴霾。穿着青鞋登山毫不懈怠,踏破积雪,翻越崎岖险峻的山路。
半空朽木环抱着孤竹,无孔的青色峭壁上生长出横生的树林。
孤鸟三声叫唤,险峻的石头似乎要裂开,想要返回却犹豫不定,气氛森然。
山路曲折,忽然不知去向,眼前烟雾缭绕,如翠绿蛟龙起舞。
石门缝隙中风声不断,不分日夜,古老的树木拦截了风雨。
丹丘赤城有多远,从高处看,人间只是满眼尘土。
投身于天地之间,浑然不知,仿佛有龙蛇、熊虎引领前行。
今日山中奇异之事,记录在心,持藜杖的孙陈二人似乎悟得了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游南嶂同孙信道》,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孙信道一同游历南嶂山的奇妙经历。首句“遥瞻南嶂深复深”展现出山势的深远和神秘,接着“双崖与天藏太阴”强调了山崖之高,仿佛连天空都被遮蔽。诗人穿着青鞋,虽山路崎岖积雪厚实,仍兴致勃勃地前行,“青鞋济胜不能懒”。
沿途景色奇特,朽树怀抱着孤竹,苍壁上生长出横生的树林,增添了山中的荒凉与生机。鸟儿在危石上鸣叫,声音空洞而令人悚然,诗人似乎能感受到山中精灵的存在。“磴回忽然何处所”描绘了山路曲折,烟雾缭绕,如翠蛟起舞,增添了迷离奇幻的气氛。
“石门泄风无昼夜,古木截道藏雷雨”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气象万千,风雨无常。诗人询问通往丹丘赤城的距离,感叹人间的纷扰与山中的超脱。最后两句“放身天地不自知,导以龙蛇翼熊虎”,表达了诗人融入自然,忘我境界的心境,以及同行者孙信道的道行深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嶂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游历体验,寓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