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壶旧悬红杏林,瓜庐今在清江浔
出处:《瓜隐为昆山邵济民赋》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药壶旧悬红杏林,瓜庐今在清江浔。
南柯太守了无梦,东陵故侯同此心。
灌园自捧汉阴瓮,抱蔓别作黄台吟。
□我坐驰三百里,何由缩地重相寻。
南柯太守了无梦,东陵故侯同此心。
灌园自捧汉阴瓮,抱蔓别作黄台吟。
□我坐驰三百里,何由缩地重相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对比古代名士的隐居生活与现实情境,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首句“药壶旧悬红杏林”,以“药壶”象征古代文人隐居之地,红杏林则寓意着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自然环境。接着,“瓜庐今在清江浔”将场景转换至现代,描述了现代隐士的居所,位于清江畔,同样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
“南柯太守了无梦,东陵故侯同此心”两句,借用了南柯太守和东陵故侯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隐士无欲无求、超脱世俗的心境的赞美。这里的“了无梦”和“同此心”都强调了隐士们对现实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平静。
“灌园自捧汉阴瓮,抱蔓别作黄台吟”进一步描绘了现代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们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如同古代隐士一样,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同时,通过“抱蔓别作黄台吟”这一细节,展现了他们虽身处现代社会,但依然保持着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我坐驰三百里,何由缩地重相寻”表达了诗人对现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他想象自己能够跨越时空,亲自探访这些隐士,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与现代隐士生活的对比,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