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成名须努力,男儿休恐不生还
出处:《次舍弟忠过思南望乡崖韵》
明 · 谢肃
五溪风倍共云山,王化渐摩古所难。
綵服洞氓双脚健,离鞍使者赤心殚。
望乡崖峻云飞白,镇远溪深瘴草斑。
自是成名须努力,男儿休恐不生还。
綵服洞氓双脚健,离鞍使者赤心殚。
望乡崖峻云飞白,镇远溪深瘴草斑。
自是成名须努力,男儿休恐不生还。
注释
五溪:指偏远的河流。风倍共云山:形容风力强劲,与山峦云雾相映。
王化:古代指君主的教化。
古所难:历史上难以推行的地方。
綵服洞氓:穿着彩服的山民。
双脚健:脚力强健。
离鞍使者:骑马出行的官员。
赤心殚:全心全意,竭尽全力。
望乡:眺望家乡。
崖峻:山崖陡峭。
云飞白:白云飘动。
瘴草斑:有毒的草丛。
成名:取得名声或成功。
须努力:必须付出努力。
休恐:不必担心。
不生还:不能活着回来。
翻译
五溪之地的风特别强劲,与云山相伴,王道教化在此地推行艰难。穿着彩服的洞穴居民脚步矫健,离鞍的使者全心投入工作,毫不懈怠。
遥望故乡的山崖陡峭,白云飘荡,远方溪流深邃,瘴气弥漫的草丛斑驳。
要想成功必须努力奋斗,男子汉无需担心不能平安归来。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次舍弟忠过思南望乡崖韵》描绘了一幅边地风情的画面。首句“五溪风倍共云山”,展现了五溪之地风大且山势险峻,自然环境与中原地区不同,暗示了地方的偏远和条件艰苦。"王化渐摩古所难",表达了朝廷的教化在此地推行不易,体现了边疆治理的艰难。
接下来两句“綵服洞氓双脚健,离鞍使者赤心殚”,通过写当地百姓穿着鲜艳的服装,脚力强健,以及使者全心投入工作的场景,展现出人民的勤劳和对朝廷的忠诚。"望乡崖峻云飞白,镇远溪深瘴草斑",描绘了边关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含着思乡之情和对未知危险的警惕。
最后两句“自是成名须努力,男儿休恐不生还”,鼓励人们尽管身处险境,但要有志向,努力奋斗,不必过于担忧生死,体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边疆将士的豪情壮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描绘了边地风貌,又寄寓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边疆将士的激励,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