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家东海居,目击鹾丁苦全文

我家东海居,目击鹾丁苦

明 · 顾清
我家东海居,目击鹾丁苦
民劳莫如农,衣食自王土。
输官赢斗升,小大得濡喣。
溟沙列万灶,勺合尽官府。
肩箱入连仓,私鬻剪为虏。
燎薪与募直,一一挂文簿。
商课或不充,输钱为市补。
缗镪非天坠,贸易复何所。
不应为法初,乃尔自相牾。
公私两煎迫,称贷日旁午。
穷年困炎歊,肉尽继肝膂。
坐令兼并徒,旦暮收拾伍。
微文牵积弊,鱼烂不可举。
常思桑孔意,宁料遽如许。
必逢忠爱士,重为整机杼。
宗君沧州行,倚任切当宁。
北南虽殊风,物久理同蛊。
执炎思冷风,久亢觊霖雨。
便文止须臾,垂名动千古。
予言未可穷,君行念靡盬。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送宗都运廷威之长芦》描绘了海边居民艰辛的生活和赋税制度的弊端。诗中以东海居民目睹盐丁(从事盐业劳作的人)的困苦开篇,指出农民的辛劳和衣食来源于国家土地。然而,税收繁重,小至斗升,大到盐田,都被官府掌控,私人交易也被严格限制。百姓不得不借贷度日,甚至付出生命代价。赋税不足时,还要补足市价,这并非天意,而是制度矛盾。诗人感叹法律初衷与现实不符,导致公私两难,贫富差距加大。

诗人寄望于像“桑孔”那样的忠诚贤士能整顿弊政,改变现状。他期待宗都运廷威在长芦任职时,能够凭借信任和责任,带来公正和改革。诗的结尾表达了对改革者行动的期待,认为即使一时难以彻底解决,但只要有所作为,其名声将流传千古。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揭示了明朝时期社会经济问题,表达了对公正治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