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宝妆今夕减?只应东海晚潮知
出处:《镜池待月二首》
明 · 邓云霄
广寒游罢常疑梦,对酒临风有所思。
暑气乍消神女雨,夜光将到影娥池。
遥怜拥雾云鬟湿,转觉凌波玉步迟。
何事宝妆今夕减?只应东海晚潮知。
暑气乍消神女雨,夜光将到影娥池。
遥怜拥雾云鬟湿,转觉凌波玉步迟。
何事宝妆今夕减?只应东海晚潮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镜池边等待月升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遐想。首句“广寒游罢常疑梦”,诗人仿佛刚刚从广寒宫的仙境归来,心中仍留恋着那梦境般的景象,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对酒临风有所思”则展现了诗人在酒香与微风中沉思的情态,思绪飘渺,难以捉摸。
“暑气乍消神女雨”一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神女形象,以“神女雨”象征清凉之雨,巧妙地表达了暑气消散后的清爽感受。而“夜光将到影娥池”则预示着月亮即将升起,照亮了诗人所在的池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遥怜拥雾云鬟湿,转觉凌波玉步迟”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想象与期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月色的敏感感知。这里,“云鬟湿”和“玉步迟”分别借用了古代女子发饰和步履轻盈的形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
最后,“何事宝妆今夕减?只应东海晚潮知。”诗人自问为何今晚的妆容显得有些逊色,似乎只有东海的晚潮能知晓其中缘由。这一问,既表达了对自身变化的疑惑,也暗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使得整首诗在浪漫与哲思之间达到了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自我变化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