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丛篁鸣野鸟,黯黯天欲雨全文

丛篁鸣野鸟,黯黯天欲雨

出处:《鄱阳分水岭
宋末元初 · 方回
转山五七里,涉涧十百所。
碎石铁蒺藜,锐石木龃龉。
岂但行人难,亦复念我马。
水涸尚自可,况乃值过雨。
正月春气动,江南异北土。
崖溜一已滴,奔湍怒如鼓。
缅怀十载前,荆蜀及湓渚。
大阃走铃檄,杂遝混民旅。
此驿既已废,十步九榛莽。
军行不赍粮,所至赖钞掳。
中产得几家,迁避入深坞。
穷户无一物,草棘障环堵。
前冈二客来,望我百步许。
意其为武夫,疾走蔽险阻。
人情既可见,避兵如避虎。
矧肯治私道,筑削费杵斧。
丛篁鸣野鸟,黯黯天欲雨
老矣为此游,作诗记良苦。

拼音版原文

zhuǎnshānshèjiànshíbǎisuǒ

suìshítiěruìshí

dànxíngrénnánniàn

shuǐshàngkuàngnǎizhíguò

zhèngyuèchūndòngjiāngnánběi

liūbēntuān

miǎn怀huáishízǎiqiánjīngshǔpénzhǔ

kǔnzǒulínghùnmín

驿fèishíjiǔzhēnmǎng

jūnxíngliángsuǒzhìlàichāo

zhōngchǎnjiāqiānshēn

qióngcǎozhànghuán

qiángāngèrláiwàngbǎi

wèizǒuxiǎn

rénqíngjiànbīng

shěnkěnzhìdàozhùxiāofèichǔ

cónghuángmíngniǎoànàntiān

lǎowèiyóuzuòshīliá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艰难历程,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转山五七里,涉涧十百所。”开篇便以强烈的动作描绘出行者在崎岖山地中不断翻越、过河的艰辛过程。这种重复的行为不仅展示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也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坚韧与决绝。

“碎石铁蒺藜,锐石木龃龉。”这里的景象描写极富表现力,将山路上的困难形象化为锋利的障碍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感,同时也映射出行者的内心世界。

“岂但行人难,亦复念我马。”诗人不仅感叹自己前进的艰难,还特别担忧自己的坐骑,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显示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怀和同情之心。

“水涸尚自可,况乃值过雨。”这里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洞察,同时也反映出行者在恶劣天气中的不易。

接下来的几句:“正月春气动,江南异北土。崖溜一已滴,奔湍怒如鼓。”则通过季节和地域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激烈的情景描写,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张力。

“缅怀十载前,荆蜀及湓渚。大阃走铃檄,杂遝混民旅。”这一段落中,诗人回忆过去的经历,将个人历史与广阔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展现了深远的历史记忆和对过往岁月的缅怀。

“此驿既已废,十步九榛莽。军行不赍粮,所至赖钞掳。”诗人描绘了一幅废弃驿站、军队匆忙而过的景象,这些细节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

“中产得几家,迁避入深坞。穷户无一物,草棘障环堵。”这里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群命运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和人民的困顿生活。

最后两句:“前冈二客来,望我百步许。意其为武夫,疾走蔽险阻。”则以诗人的观察角度出发,猜测远处行者的身份与动向,同时也映射出战乱时期人们的不安与逃避心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记忆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状况的细腻刻画,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复杂的情感与思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