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诸佛,异口同宣
出处:《偈六十九首 其四十九》
宋 · 释道宁
正法眼藏,十圣那知。
秘密玄风,三贤罔测。
灵机湛寂,体妙希夷。
不落今时,岂该数量。
捞笼品类,陶铸群情。
三世诸佛,异口同宣。
六代祖师,亚肩垂示。
琅函玉偈,遍满龙宫。
海角天涯,潜敷奥义。
或瞻或礼,迥脱根尘。
若见若闻,俱成种智。
回光照彻,契本幽微。
印古印今,非前非后。
圆伊独露,方号流通。
超出化门,是真常住。
衲僧孔窍,放过一著。
檀那分上,又且如何。
寿山隐隐侵云际,福海滔滔似镜平。
秘密玄风,三贤罔测。
灵机湛寂,体妙希夷。
不落今时,岂该数量。
捞笼品类,陶铸群情。
三世诸佛,异口同宣。
六代祖师,亚肩垂示。
琅函玉偈,遍满龙宫。
海角天涯,潜敷奥义。
或瞻或礼,迥脱根尘。
若见若闻,俱成种智。
回光照彻,契本幽微。
印古印今,非前非后。
圆伊独露,方号流通。
超出化门,是真常住。
衲僧孔窍,放过一著。
檀那分上,又且如何。
寿山隐隐侵云际,福海滔滔似镜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宁的作品,以佛教禅宗的修行理念和教义为核心,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正法眼藏,十圣那知"强调佛法深奥,连最伟大的圣贤也难以完全领悟;"秘密玄风,三贤罔测"进一步突显佛法的神秘与不易把握。"灵机湛寂,体妙希夷"描述了禅定中的空灵境界,以及佛法的微妙难言。
"捞笼品类,陶铸群情"比喻佛法普度众生,塑造人心。"三世诸佛,异口同宣"表示历代佛祖一致传扬的教诲。"六代祖师,亚肩垂示"则指禅宗祖师们的传承与启示。"琅函玉偈,遍满龙宫"象征佛法的珍贵和广布。
"海角天涯,潜敷奥义"强调佛法深远影响,无论何处都能揭示深奥的真理。"若见若闻,俱成种智"说明通过观察和听闻佛法,都能启发智慧。"回光照彻,契本幽微"表达佛法能洞察事物本质,"印古印今,非前非后"则表明佛法超越时空,永恒不变。
"圆伊独露,方号流通"意味着佛法如圆通无碍,广泛流传。"超出化门,是真常住"强调佛法超越生死轮回,永恒常在。最后两句"衲僧孔窍,放过一著"暗示禅修者应避免执着,"檀那分上,又且如何"则询问在布施和修行中应如何行事。
"寿山隐隐侵云际,福海滔滔似镜平"以山水之景作结,寓意佛法如高山深海,广大无边,给人以宁静与智慧的启示。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禅宗的修行意境和佛法的深远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