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五首(其二)
宋 · 杨万里
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
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
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
木悲不解饮,瑟瑟声怨咨。
我且呼曲生,细细斟酌之。
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
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
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
木悲不解饮,瑟瑟声怨咨。
我且呼曲生,细细斟酌之。
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
注释
盥漱:洗脸洗手。危坐:端正地坐着。
揽镜:拿起镜子。
不识:不认识。
自倚:自以为。
衰:衰老。
嘉木:美好的树木。
惨无姿:凄凉无神。
诉渠:向它倾诉。
怀秋悲:怀着秋天的悲伤。
瑟瑟:形容颤抖或声音发抖。
曲生:虚构的人物,可能是酒友。
斟酌:慢慢饮酒。
春秋:代指岁月时光。
翻译
我已经洗漱完毕,端正坐好整衣冠。照镜子忽然看见自己,却认不出那是谁。
自以为身体还硬朗,浑然不知岁月已老去。
抬头看那美好的树木,对着人却显得凄凉无神。
我想向它倾诉老去的哀愁,它却怀着秋天的悲伤。
树的悲伤无法借酒浇,瑟瑟作响充满哀怨。
我唤来曲生,慢慢品酌这杯酒。
我醉了,连自己都不清楚,更不知道岁月如何流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秋天的感慨。开篇“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写出了老人早晨洗漱完毕,端正衣冠后静坐的场景,显得庄重而有礼。紧接着“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则透露出老人对自己形象的陌生和困惑,这里既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身体变化,也映射出内心的迷茫。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进一步揭示了老人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已经不再察觉到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败。接着“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则描绘了一种对比之美,老人仰望着茂密壮丽的树木,与自己相形见绌,感到一种生命力的消减。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表达了老人想要倾诉心中的忧伤,但那位老者也同样沉浸在秋天特有的悲凉之中。接下来的“木悲不解饮,瑟瑟声怨咨”则用树木的悲哀来比喻老人的无言的苦楚和对自然界的控诉。
最后,“我且呼曲生,细细斟酌之。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则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中暂时忘却自我,同时也在反思生命中的春去秋来,不再过于计较世事纷扰。这样的结尾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超脱和释然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勾勒出了一个对比鲜明、情感丰富的秋天景象,同时也深刻地探讨了生命衰老与时间流逝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