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诗和陶彭泽,漫叟歌招孟武昌
出处:《退思堂怀舆山太守》
清 · 余庆长
十笏颓椽薜荔墙,无端踯躅退思堂。
子瞻诗和陶彭泽,漫叟歌招孟武昌。
簿领闲时惟闭阁,宾僚散去自焚香。
平生心迹真萧瑟,落落高风未可望。
子瞻诗和陶彭泽,漫叟歌招孟武昌。
簿领闲时惟闭阁,宾僚散去自焚香。
平生心迹真萧瑟,落落高风未可望。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余庆长的《退思堂怀舆山太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十笏颓椽薜荔墙"开篇即以简陋的居所为背景,暗示了主人的淡泊与清贫,藤蔓攀爬的薜荔墙增添了几分荒凉之意。"无端踯躅退思堂"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退隐生活的无意中流连。
接下来,诗人提及苏轼(子瞻)与陶渊明(彭泽)的诗歌,以及曾皙(孟武昌)的歌谣,借古人之志趣,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仰慕。"簿领闲时惟闭阁,宾僚散去自焚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宁静,只有在文书事务之余,才会独自闭门,享受片刻的安宁,焚烧香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的心境与这些先贤相比,虽然追求相似的高洁,但实际的成就和影响力却难以企及,"平生心迹真萧瑟,落落高风未可望",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退隐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