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亦不强语,惟复笑相待
出处:《登泰山五首》
明 · 王守仁
我才不救时,匡扶志空大。
置我有无间,缓急非所赖。
孤坐万峰颠,嗒然遗下块。
已矣复何求,至精谅斯在。
淡泊非虚杳,洒脱无蒂芥。
世人闻予言,不笑即吁怪。
吾亦不强语,惟复笑相待。
鲁叟不可作,此意聊自快。
置我有无间,缓急非所赖。
孤坐万峰颠,嗒然遗下块。
已矣复何求,至精谅斯在。
淡泊非虚杳,洒脱无蒂芥。
世人闻予言,不笑即吁怪。
吾亦不强语,惟复笑相待。
鲁叟不可作,此意聊自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登泰山五首》中的第五首。王守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心学著称,与朱熹的理学相对立,提出了“致良知”的理念。
诗中,王守仁以登山为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哲学思考。他首先提到自己虽有匡扶天下的志向,但实际却无法施展,只能在心中空想。接着,他在万峰之巅孤独地坐着,仿佛遗世独立,内心平静,没有世俗的牵绊。他感叹人生的追求,认为淡泊名利才是真正的自由,洒脱无拘束,内心没有杂念。
王守仁进一步指出,面对世人的不解和嘲笑,他并不强求解释,只是以微笑回应。他甚至觉得,如果孔子生活在现代,恐怕也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只能自我满足于这种内心的快慰。
整首诗通过登山这一形象,展现了王守仁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体现了他心学的核心理念——“致良知”,即通过内心的反省和修养,达到道德和智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