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
出处:《和子瞻开汤村运盐河雨中督役》
宋 · 苏辙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
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
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
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
讥诃西门豹,仁智未得完。
方以勇自许,未恤众口叹。
天心闵劬劳,雨涕为汍澜。
不知泥滓中,更益手足寒。
谁谓邑中黔,鞭箠亦不宽。
王事未可回,后土何由乾。
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
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
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
讥诃西门豹,仁智未得完。
方以勇自许,未恤众口叹。
天心闵劬劳,雨涕为汍澜。
不知泥滓中,更益手足寒。
谁谓邑中黔,鞭箠亦不宽。
王事未可回,后土何由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兴事:开始的事情。督:监督。
殚:竭尽。
功勋:功绩、成就。
雕钻:竞相追求。
疏凿:解决问题的方法。
西门豹:古代贤臣,以治水有方著名。
仁智:仁慈与智慧。
自许:自认为。
涕:眼泪。
泥滓:泥浆。
黔:比喻贫穷。
鞭箠:鞭打。
王事:国家事务。
后土:大地。
乾:干涸。
翻译
开始的事情常常容易实现,但完成的事情却常艰难。不亲自监督雨中的劳役,怎能了解百姓的辛劳已尽。
近年来,人们争相追求功名,智者也在不断竞争进取。
国家的山河需要保护,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单一。
批评西门豹,是因为他的仁慈和智慧还未达到完美。
他自视勇敢,却忽视了众人对他的指责。
上天怜悯人们的辛勤,雨水化作泪水涟漪。
未曾想到,在泥泞中,双手双脚更加寒冷。
谁说城中之人生活困苦,对待百姓的苛责并未减轻。
国家事务不能随意改变,大地如何才能干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和子瞻开汤村运盐河雨中督役》。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关注。他指出,兴办工程往往看似容易,但真正完成却困难重重,尤其是雨中的劳役,难以想象百姓所承受的辛劳。诗人批评那些只顾追求功勋的人,忽视了山河的保护和民众的福祉,将西门豹式的仁智视为不完整。他自责未能体恤众人,感叹天意怜悯勤劳之人,却仍见他们在泥泞中受寒。他对苛政的鞭策表示不满,认为即使在艰难的王事中,也应给予百姓更多的宽容。整首诗寓含着对社会公正与民生的关注,体现了苏辙深厚的道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