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思济来者,非但自为谋
季子有美质,明月悬高秋。
词谈贯百家,炙毂出膏油。
放声寄大块,肆情无去留。
方圆付自尔,规矩为疮疣。
当其说荒唐,众口莫能咻。
书案鼠篆尘,衔蔬满床头。
居不省家舍,那问犬马牛。
吾尝观圣人,与世为献酬。
道通众人行,智欲万物周。
微言观季子,颇亦有意不。
季子捧腹笑,吾岂搢绅囚。
我将乘扶摇,南与大鹏游。
相羊九万里,厌则下沧洲。
黄子失所答,如耕不能耰。
井蛙延海鳖,乐事擅一邱。
束牲盟伯夷,固自取揶揄。
无心以触物,爱子如虚舟。
维楫苟不存,倾覆当谁尤。
尚思济来者,非但自为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郭:指人名。季优:可能是人名或形容词。
美质:美好的品质。
炙毂:比喻才华出众。
大块:大自然。
疮疣:比喻束缚或缺点。
献酬:奉献和交流。
井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束牲:古代盟誓时杀牲祭祀。
揶揄:嘲笑。
虚舟:比喻无拘无束的心态。
维楫:船桨,比喻行动或支持。
济来者:帮助后来的人。
翻译
空气清新,言语不平凡,郭与陈季尤为突出。季子资质出众,如同明月高悬秋季的天空。
他的言辞广博,深入百家,才华横溢。
他放声歌唱,寄情于天地,无拘无束。
他认为规矩束缚了自由,反而成了累赘。
尽管他说的话看似荒诞,众人却无法反驳。
书桌上积满灰尘,食物散落床头,他不关心日常琐事。
他不关心家事,连畜生都不在意。
我看圣人,也在世间奉献智慧,与人交流。
道行通达,智慧包容万物,从季子身上可见一斑。
季子似乎隐藏着深意,让人琢磨。
季子大笑,我岂会像士大夫那样被束缚。
我将乘风而起,与大鹏一同南游。
我们遨游九万里,厌倦时便归隐江湖。
黄子的回答不得要领,就像农夫耕地却不知如何深耕。
井底之蛙与海边的大鳖相比,只知一丘之乐。
他以牺牲为盟约,却招致嘲笑。
他无心触及事物,看待孩子如同虚舟。
如果船桨不存在,船翻覆了,该怪谁呢?
我仍在思考如何帮助后来者,不只是为自己打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戏赠陈季张》,通过对陈季张的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才情。首句“气清语不凡”赞扬了陈季张的气质和言辞,暗示其与众不同。接下来通过“季子有美质”赞美他的内在品质,比喻他如明月般高洁。诗中提到陈季张学识广博,“词谈贯百家,炙毂出膏油”,显示出他的才华横溢。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他的率真性格,“放声寄大块,肆情无去留”,他不受世俗规矩束缚,敢于表达自我。同时,诗人认为陈季张虽然有时言论荒唐,但众人难以动摇他的信念,“众口莫能咻”。他的生活简朴,不拘小节,“书案鼠篆尘,衔蔬满床头”。
诗人以圣人的角度观察陈季张,认为他虽与世无争,却有深意在其中,“微言观季子,颇亦有意不”。陈季张听后大笑,表示自己并非拘泥于传统礼法之人,“季子捧腹笑,吾岂搢绅囚”。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追随陈季张,一同逍遥自在的愿望,“我将乘扶摇,南与大鹏游”。
最后,诗人以井蛙和海鳖的典故,批评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而陈季张则像虚舟一般无心于名利,行事自然。诗人强调,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为后来者着想,而非只为个人打算。“尚思济来者,非但自为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戏谑的方式,既赞赏了陈季张的才情与个性,又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