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族同一海,至人乘桴浮
出处:《题滕司户虚舟庵和韵》
宋 · 程俱
万族同一海,至人乘桴浮。
狂风鼓溟壑,安问蜃与鳅。
扰扰堕浊水,蚩蚩守藏舟。
其谁善游者,动寂两不侔。
纷纶万境前,了了转处幽。
爱君虚舟句,勿逐虚舟求。
徜徉曹掾中,聊作虚舟留。
长维五蕴山,亦泳爱水流。
飘摇度夷险,不喜亦不忧。
我乃蹇浅人,褊心屡招尤。
君心果空旷,永矣从君游。
狂风鼓溟壑,安问蜃与鳅。
扰扰堕浊水,蚩蚩守藏舟。
其谁善游者,动寂两不侔。
纷纶万境前,了了转处幽。
爱君虚舟句,勿逐虚舟求。
徜徉曹掾中,聊作虚舟留。
长维五蕴山,亦泳爱水流。
飘摇度夷险,不喜亦不忧。
我乃蹇浅人,褊心屡招尤。
君心果空旷,永矣从君游。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题滕司户虚舟庵和韵》。全诗以“虚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万族同一海,至人乘桴浮”,以大海为背景,将万物比作海中的生物,至人则如同乘筏于海上,象征着高远的人生境界。接着,“狂风鼓溟壑,安问蜃与鳅”描绘了狂风大浪中的景象,暗喻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性,但至人却能泰然处之,不被外界所扰。
颔联“扰扰堕浊水,蚩蚩守藏舟”,通过对比,揭示了世俗之人与至人的不同态度。前者如同落入浑浊之水,迷失自我;后者则坚守内心的小舟,固守本真。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与名利的批判,以及对保持内心纯净的向往。
颈联“其谁善游者,动寂两不侔”,进一步强调了在动荡与宁静之间,能够保持平衡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对外界变化适应能力的重视。
尾联“纷纶万境前,了了转处幽”,描述了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能够清晰洞察并找到内心宁静之处的重要性。诗人以此鼓励读者,即使身处纷繁复杂之中,也应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最后,“爱君虚舟句,勿逐虚舟求”是诗人对友人滕司户的赞赏,同时也提醒读者,不应盲目追求虚幻的事物,而应珍惜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诗人希望读者能像“虚舟”一样,在人生的航行中保持自我,不受外物所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虚舟”的比喻,探讨了人生哲学、内心修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