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
出处:《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
宋 · 苏辙
鸟依山,鱼依湖,但有所有无所无。
轻舟沿溯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
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
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
道逢勤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
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
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
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凫鹥不足鹤有馀,一俯一仰戚与蘧。
嗟我久欲从逃逋,方圆不敢左右摹。
轻舟沿溯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
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
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
道逢勤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
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
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
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凫鹥不足鹤有馀,一俯一仰戚与蘧。
嗟我久欲从逃逋,方圆不敢左右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鸟依山:鸟儿栖息在山上。鱼依湖:鱼儿游弋在湖中。
轻舟:小舟。
肩舆:轿子。
翩然:独自。
孥:家人。
巉绝:险峻。
缠纡:曲折。
勤思:勤奋思考。
庐:居所。
怜:可怜。
遁:逃避。
凫鹥:野鸭。
鹤有馀:仙鹤超脱。
戚与蘧:悲喜交织。
逃逋:逃离尘世。
方圆:人生道路。
翻译
鸟儿栖息在山上,鱼儿游弋在湖中,万物各得其所。小舟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无论远近都有人呼唤传递消息。
独自出行,不带家人,既能享受鱼鸟的乐趣。
疲倦时倚靠在岩石上,行走时牵着翠绿的藤蔓,曲折蜿蜒。
在路上遇见勤奋思考的人,就去拜访他的居所,清朗的诵读声如秋蝉独鸣。
隐居之人不愿涉足尘世,又有谁会像我一样欣赏车轮下的蒲草呢。
水南巷中有众多工匠聚集,他们从早到晚忙碌不停。
人生的变化谁能预料,可怜你长久逃避,终究无人能解你的困境。
野鸭的悠闲比不上仙鹤的超脱,人生的起伏让人悲喜交加。
我长久以来想逃离尘世,却不敢随意模仿他人的人生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追随兄长苏轼游历孤山,拜访惠勤和惠思两位僧人的场景。诗人以鸟鱼自比,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乘舟远行,轻舟穿梭于山水之间,独自前往也不乏乐趣。在山岩间休憩,攀援翠蔓,体现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沿途遇见勤奋思考的僧人,聆听他们清朗的诵诗,如同秋蝉鸣叫般孤独而高洁。
诗人感慨人生无常,羡慕惠勤们的隐居生活,不愿涉足尘世纷扰。他提到惠思居住的水南巷,人们清晨至傍晚络绎不绝地前来拜见,显示出他们的影响力。然而,诗人感叹人生变化莫测,对惠勤们能长久遁世而不得其解。他认为自己虽然也有逃避俗世的想法,但又不敢完全脱离规矩,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写景叙事,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审视和反思,展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