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飘枕细,樯影动波阴
出处:《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明 · 黄公辅
清辉怜处处,何事訾洲林。
载月舟来去,浮光水浅深。
风声飘枕细,樯影动波阴。
邻舫呼筹急,那知客里心。
载月舟来去,浮光水浅深。
风声飘枕细,樯影动波阴。
邻舫呼筹急,那知客里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桂林中秋之夜,泊舟訾家洲上所见的月夜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清辉怜处处”,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月光以情感,表达了月光对四周环境的温柔眷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接下来,“何事訾洲林”则引出对眼前景致的疑问,似乎在询问为何此处的树木会如此吸引月光,或是月光为何偏爱这片土地,这种疑问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思考。
“载月舟来去,浮光水浅深”两句,通过动态的画面,描绘了舟行水上,月光随波流动的景象。月光不仅照亮了水面,也映照在船身之上,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流动的美感。同时,“浮光水浅深”也暗示了月光在不同深度的水面产生的不同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风声飘枕细,樯影动波阴”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细节,风吹过水面,带来了细微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而船桅(樯)的影子在水中摇曳,与波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
最后,“邻舫呼筹急,那知客里心”则转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邻近的船只上人们正在欢聚畅饮,热闹非凡。然而,在这样的场景下,诗人却独自一人,心中或许有着淡淡的孤独或思乡之情。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中秋之夜桂林訾家洲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