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上缔良缘,久耳鸿名万口传
出处:《赠孙玉声先生》
清末民国初 · 祝廷华
三生石上缔良缘,久耳鸿名万口传。
警幻难期醒大梦,痴情何处不神仙。
滑稽雅擅淳于术,退息当跻卫武年。
满腹诗书芬齿颊,漱馀喷上百花笺。
警幻难期醒大梦,痴情何处不神仙。
滑稽雅擅淳于术,退息当跻卫武年。
满腹诗书芬齿颊,漱馀喷上百花笺。
鉴赏
这首诗《赠孙玉声先生》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祝廷华所作,通过对孙玉声先生的赞誉,展现了其在文学与学问上的深厚造诣。
首联“三生石上缔良缘,久耳鸿名万口传”,以三生石的传说比喻孙玉声先生与文学的缘分深厚,其名声广为人知,流传久远。这句诗既赞美了孙玉声先生的文学成就,也暗示了他与文学的不解之缘。
颔联“警幻难期醒大梦,痴情何处不神仙”,通过“警幻”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孙玉声先生追求文学梦想的执着与痴迷,如同神仙般超凡脱俗。这里不仅赞扬了其文学才华,更对其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给予了高度评价。
颈联“滑稽雅擅淳于术,退息当跻卫武年”,将孙玉声先生的幽默风趣与文学功底比作古代的淳于髡,同时期待他在退休后仍能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旺盛的创作力,如同卫武公一般。这句诗既是对孙玉声先生当前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继续在文学领域发光发热的美好祝愿。
尾联“满腹诗书芬齿颊,漱馀喷上百花笺”,生动描绘了孙玉声先生饱读诗书,文思如泉涌,每一次思考或创作都如同百花齐放,香气四溢。这不仅是对他文学才华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作品丰富多样性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对孙玉声先生文学成就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才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