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健于辞,暇计然不然
出处:《近榆亭 其三》
宋 · 陈造
天亦积气尔,种榆谁所传。
人间自得得,何适而非仙。
少陵健于辞,暇计然不然。
长翁名亭意,系影更可怜。
人间自得得,何适而非仙。
少陵健于辞,暇计然不然。
长翁名亭意,系影更可怜。
注释
积气:指天空由气体构成。种榆:种植榆树的行为。
自得:自己感到满足或快乐。
何适而非仙:无论到哪里都能享受超脱尘世的乐趣。
健于辞:擅长运用言辞。
暇计:闲暇时的想法。
长翁:年长的男人。
系影:寄托情感。
可怜:令人怜爱,此处可能指情感深沉。
翻译
天空也是由气体聚集而成,种榆树的传统是谁传授的呢?人在世间自得其乐,何处不是仙境呢?
杜甫在言辞上非常有力,对于悠闲的生活他有自己的看法并不完全认同。
年长的人为亭子命名,寄托情感更为动人。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现象开篇,将天空比喻为积聚的气体,引出榆树的种植并非人力所独创,暗示天地间万物共生的哲理。诗人接着表达人世间自在超脱的意境,认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达到超凡的境界,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人提及杜甫(少陵)擅长言辞,但并未直接评价他的作品,而是借机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暗示自己也有如杜甫般健笔生花的能力。"暇计然不然"一句,似在说不必过于计较世俗之事,顺应自然,心境便能超脱。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长翁名亭意",可能是对自己或友人的尊称,表达了对建造或命名近榆亭的老人的敬意,认为他通过建亭寄托情感,将自己的身影与亭子相连,这种情感寄托显得尤为动人和深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自然哲学、人生感慨和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超然生活的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陈造的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