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亦皆潇洒
出处:《湘山寺无量寿佛》
元 · 陈孚
大地山河,无非佛者。
此为真身,孰则为假。
滔淊清湘,瑶影如泻。
一草一木,亦皆潇洒。
月明露寒,绿烟浮野。
山禽涧鹿,悉谈般若。
我来自北,金鞍铁马。
一笑石上,得清净舍。
巍乎梵宫,朱门碧瓦。
弹指毗卢,风斯在下。
此为真身,孰则为假。
滔淊清湘,瑶影如泻。
一草一木,亦皆潇洒。
月明露寒,绿烟浮野。
山禽涧鹿,悉谈般若。
我来自北,金鞍铁马。
一笑石上,得清净舍。
巍乎梵宫,朱门碧瓦。
弹指毗卢,风斯在下。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湘山寺无量寿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自然景象与佛法禅意交融的画面。首句“大地山河,无非佛者”表达了世间万物皆可证悟佛性的哲理,暗示了佛法无所不在的宏大意境。接着,“滔淊清湘,瑶影如泻”以湘江的清澈和月光的洒落,象征着心灵的澄净与禅意的流淌。
“一草一木,亦皆潇洒”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佛性的和谐统一,连草木都显得超脱而自在。月明露寒的夜晚,绿色的烟雾弥漫野外,山鸟涧鹿的对话声中充满了智慧的“般若”教义。诗人以“我来自北,金鞍铁马”表达自己历经世事后的转变,如今在石上一笑,找到了内心的清净。
最后两句“巍乎梵宫,朱门碧瓦”描绘了湘山寺的庄严气象,而“弹指毗卢,风斯在下”则以佛家的手势和风的轻拂,寓言佛法的无常与空灵,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禅意。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佛学理念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佛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