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美诗千首,渊明醉一瓢
淡日沙村晚,霜晴溪路遥。
蛮人瞻虎节,田父看星轺。
使指勤咨问,君恩费养调。
畏途谙跋涉,遗策问刍荛。
腊近云长暝,春迟雪未消。
远空低幕帟,叠嶂露琼瑶。
板屋谁家舍,茅檐何处桥。
梅香浮远水,藤古上重霄。
细草眠黄犊,巅崖落皂雕。
儿童晴出牧,妇女晚归樵。
樵髻骑吹笛,斑衣行踏谣。
封疆连五岭,习俗带三苗。
狐鼠藏溪老,豺狼脱洞骄。
今当蒙润泽,久已静氛妖。
歌舞随乡地,耕桑托圣朝。
威仪欣用夏,姓氏耻称猺。
僧至不千里,寺名非一朝。
小亭浮草莽,高阁出苕荛。
泉细能沾润,峰危欲动摇。
会观禅味足,还见讲花飘。
茶汎波无迹,香深篆未消。
远游贪物象,久客厌尘嚣。
子美诗千首,渊明醉一瓢。
倘来淹白昼,轻去恨连宵。
野色随行李,滩声逐画桡。
舄归烟漠漠,旌旋雨萧萧。
淡月生昭旷,青灯照寂寥。
岁时惟箭激,江海祇萍漂。
洪井连庐阜,蒲山近斗杓。
且从周梦去,莫作楚辞招。
蛮人瞻虎节,田父看星轺。
使指勤咨问,君恩费养调。
畏途谙跋涉,遗策问刍荛。
腊近云长暝,春迟雪未消。
远空低幕帟,叠嶂露琼瑶。
板屋谁家舍,茅檐何处桥。
梅香浮远水,藤古上重霄。
细草眠黄犊,巅崖落皂雕。
儿童晴出牧,妇女晚归樵。
樵髻骑吹笛,斑衣行踏谣。
封疆连五岭,习俗带三苗。
狐鼠藏溪老,豺狼脱洞骄。
今当蒙润泽,久已静氛妖。
歌舞随乡地,耕桑托圣朝。
威仪欣用夏,姓氏耻称猺。
僧至不千里,寺名非一朝。
小亭浮草莽,高阁出苕荛。
泉细能沾润,峰危欲动摇。
会观禅味足,还见讲花飘。
茶汎波无迹,香深篆未消。
远游贪物象,久客厌尘嚣。
子美诗千首,渊明醉一瓢。
倘来淹白昼,轻去恨连宵。
野色随行李,滩声逐画桡。
舄归烟漠漠,旌旋雨萧萧。
淡月生昭旷,青灯照寂寥。
岁时惟箭激,江海祇萍漂。
洪井连庐阜,蒲山近斗杓。
且从周梦去,莫作楚辞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淳朴民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淡日”、“霜晴”、“蛮人”、“田父”、“虎节”、“星轺”等,不仅勾勒出季节变换下的自然景象,也反映了地方特色与人文风情。
首联“淡日沙村晚,霜晴溪路遥”,以“淡日”和“霜晴”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氛围,而“沙村”和“溪路”则勾勒出乡村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颔联“蛮人瞻虎节,田父看星轺”,通过“虎节”和“星轺”的描绘,既体现了地方的民俗特色,又暗示了官员或使者来访的情景,展现出乡村与外界交流的场景。
颈联“使指勤咨问,君恩费养调”,表达了使者或官员关心民生疾苦,体恤百姓的情怀,体现了古代官吏的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精神。尾联“腊近云长暝,春迟雪未消”,以“腊”和“春”为时间节点,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畏途谙跋涉”与“遗策问刍荛”的对比,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又突出了对民间智慧的尊重;“板屋谁家舍,茅檐何处桥”的对比,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此外,“梅香浮远水,藤古上重霄”等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力的蓬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和谐社会与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