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书亦懒读,满架付埃尘
出处:《叹笑》
宋末元初 · 方回
意外无忧恼,予心岂厌贫。
索钱纷债主,赊药愧医人。
坐丧高标尽,时惊俗态新。
残书亦懒读,满架付埃尘。
索钱纷债主,赊药愧医人。
坐丧高标尽,时惊俗态新。
残书亦懒读,满架付埃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无忧恼:没有烦恼。岂:哪里。
厌:厌恶。
贫:贫穷。
索钱:讨债。
纷债主:众多的债主。
赊药:赊欠药物。
愧医人:对医生感到惭愧。
坐丧:守丧。
高标:高尚的品质。
尽:耗尽。
俗态新:世俗的新面貌。
残书:破旧的书。
懒读:懒得阅读。
付埃尘:任由积灰。
翻译
生活出乎意料地没有烦恼,我内心并不厌恶贫穷。讨债的人纷纷索要钱财,赊药让我对医生心存歉疚。
守丧期间,高尚的品行似乎都已耗尽,时常惊讶于世态的变迁。
连破旧的书籍也懒得去翻阅,满架的书籍任由灰尘覆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困顿中所表现出的超然物外的态度。开篇"意外无忧恼,予心岂厌贫"表明诗人对于突如其来的变故和个人贫穷并没有过多的烦恼,他的心态平和,不以物喜。不为外界所动。
接着"索钱纷债主,赊药愧医人"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境进行描绘。诗人不得不向债主讨钱,又要向医生借药,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窘迫处境。但即便如此,他仍旧保持着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尊严,不至于陷入愧疚之中。
"坐丧高标尽,时惊俗态新"则是诗人对周围世界的一种观察。他坐在失去光彩的高大建筑旁,发现世态万象常在变化,有时候会因为这些变化而感到惊讶。这里的"丧"字用得甚妙,既有物质上的损坏,也暗含了精神层面的失落。
最后两句"残书亦懒读,满架付埃尘"则显示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态度。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已对那些散落的、不完整的书籍也感到阅读乏味。这些书籍原本承载着文化传承,现在却被遗忘在满是灰尘的书架上。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俗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这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一种豁达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