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势觉已平,欠伸求息偃
出处:《二十六日晚泊澎湖》
清 · 范咸
计程问澎湖,取道疑已远。
沿洄逾七更,花屿杳难辨。
金乌已西落,风微柁欲转。
黑沟惊狂澜,横洋畏屯蹇。
传闻弱水近,东去不复返。
岂必饱鱼腹,窃自轻轩冕。
藤縆数百尺,用试水深浅。
俄见白鸟飞,色喜定残喘。
澳岛三十六,卷石非绝巘。
潮势觉已平,欠伸求息偃。
收篷且寄泊,努力进餐饭。
沿洄逾七更,花屿杳难辨。
金乌已西落,风微柁欲转。
黑沟惊狂澜,横洋畏屯蹇。
传闻弱水近,东去不复返。
岂必饱鱼腹,窃自轻轩冕。
藤縆数百尺,用试水深浅。
俄见白鸟飞,色喜定残喘。
澳岛三十六,卷石非绝巘。
潮势觉已平,欠伸求息偃。
收篷且寄泊,努力进餐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澎湖海域航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的精神。
首句“计程问澎湖”,诗人开始计算行程,将目的地指向了遥远的澎湖群岛。接着,“取道疑已远”表达了对航程距离的不确定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沿洄逾七更,花屿杳难辨”描述了船只在曲折的航道中航行,夜色中难以分辨远处的花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海上景象。
“金乌已西落,风微柁欲转”描绘了日落时分,太阳西沉,微风轻拂,船舵轻轻转动的画面,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旅程即将进入新的阶段。“黑沟惊狂澜,横洋畏屯蹇”则通过描绘海面上的波涛汹涌,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敬畏之情。
“传闻弱水近,东去不复返”引用了弱水的传说,表达了对未知水域的探索和对可能遭遇危险的担忧。“岂必饱鱼腹,窃自轻轩冕”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反思,他思考着是否一定要经历生死考验,是否愿意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真实。
“藤縆数百尺,用试水深浅”描述了诗人利用藤绳测量水深的过程,体现了他对航行安全的重视和谨慎的态度。“俄见白鸟飞,色喜定残喘”在紧张的气氛中,突然出现了一只白鸟,给诗人带来了希望和安慰,象征着困境中的光明。
最后,“澳岛三十六,卷石非绝巘”描绘了抵达岛屿的情景,虽然岛屿众多,但并非都是险峻的山峰,暗示了旅途中的惊喜与发现。“潮势觉已平,欠伸求息偃”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的渴望,以及对休息的期待。“收篷且寄泊,努力进餐饭”则是对结束一天航行后的简单生活场景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大海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