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披蒲苇乱,抑压乌鸢噤
出处:《大风怀林伯农》
宋 · 敖陶孙
江湖易高风,六月寒㾕㾕。
中宵会急雨,凉意到衾枕。
颠披蒲苇乱,抑压乌鸢噤。
禾头欲生耳,树背各流沈。
不谓晡来霞,横拖半天锦。
初疑鸦翻晴,旋觉虹投饮。
晦明信难料,旸霁吾谁谂。
所思隔江水,笔力望徐沈。
十年一葛衣,肘见尚整衽。
想当风雨夕,忧国愿岁稔。
凄凉新丰邸,避湿几违寝。
何由语连床,共破秋气凛。
中宵会急雨,凉意到衾枕。
颠披蒲苇乱,抑压乌鸢噤。
禾头欲生耳,树背各流沈。
不谓晡来霞,横拖半天锦。
初疑鸦翻晴,旋觉虹投饮。
晦明信难料,旸霁吾谁谂。
所思隔江水,笔力望徐沈。
十年一葛衣,肘见尚整衽。
想当风雨夕,忧国愿岁稔。
凄凉新丰邸,避湿几违寝。
何由语连床,共破秋气凛。
注释
江湖:指江湖世界。寒㾕㾕:形容清凉之意。
中宵:半夜。
急雨:突然而来的暴雨。
颠披:动荡摇曳。
抑压:压制。
禾头:稻穗。
流沈:沉落。
晡来:傍晚。
霞:晚霞。
鸦翻晴:乌鸦在晴天飞翔。
虹投饮:彩虹像饮水般落下。
晦明:阴晴。
旸霁:晴朗。
所思:思念的人。
徐沈:慢慢沉思。
葛衣:粗布衣。
肘见:露出肘部。
风雨夕:风雨之夜。
岁稔:年年丰收。
凄凉:冷清。
违寝:违背睡眠。
语连床:共语同床。
秋气凛:秋意寒冷。
翻译
江湖间的风高气爽,六月里却感到寒冷。半夜突然下起急雨,带来阵阵凉意直到床铺枕头。
稻田里的蒲苇随风摇摆,乌鸦和老鹰也被压制得不敢出声。
稻谷即将成熟,稻穗低垂,树叶上露珠仿佛各自沉睡。
没想到傍晚时分彩霞如锦,横挂在半空中。
起初以为是乌鸦在晴天翻飞,随后发现彩虹像饮水般投入云间。
阴晴变化难以预料,阳光雨露何时到来无人知晓。
思念的人在对岸,只能用笔墨寄托,期待岁月静好。
十年过去,我依然穿着粗布衣,虽然肘部已露,但仍整整齐齐。
想象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忧虑国家,只希望年年丰收。
新丰馆舍凄凉,为避湿气多次违背睡眠。
何时能与你同床共语,一起度过这秋日的严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江湖上突如其来的强烈风暴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思绪和情感。"江湖易高风"开篇即写出风势之大,"六月寒㾕㾕"则形容冷意逼人,仿佛寒冬降临。诗人描述中宵急雨带来凉意,自然环境的变化映射出内心的忧虑。
"颠披蒲苇乱,抑压乌鸢噤"运用生动的比喻,写风力之强使芦苇纷飞、鸟儿无声,显示出风暴的威力。"禾头欲生耳,树背各流沈"进一步描绘风雨对农作物的影响,暗示丰收的希望可能因风雨而受挫。
"晡来霞横拖半天锦"以瑰丽的晚霞反衬风雨的无情,"初疑鸦翻晴,旋觉虹投饮"则展现出风雨过后的奇幻景象。诗人感慨天气变化无常,人生际遇亦难以预料。
"晦明信难料,旸霁吾谁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遥想远方的朋友林伯农,心中充满思念。"十年一葛衣,肘见尚整衽"回忆两人过去的交往,即使生活艰难,友情依旧坚韧。
"想当风雨夕,忧国愿岁稔"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希望国家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凄凉新丰邸,避湿几违寝"又回到现实,寓言自己身处困境,只能独自承受。
最后,诗人渴望与朋友共度风雨,打破秋夜的寒冷,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