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未吐柳条柔,才沐春恩叶已稠
出处:《春柳》
清 · 多隆阿
柳花未吐柳条柔,才沐春恩叶已稠。
李固逢君登甲第,王恭比汝擅风流。
肯随文杏遮芳甸,欲傍垂杨隐画楼。
自是向阳真得地,清阴不在曲江头。
李固逢君登甲第,王恭比汝擅风流。
肯随文杏遮芳甸,欲傍垂杨隐画楼。
自是向阳真得地,清阴不在曲江头。
鉴赏
这首《春柳(其一)》由清代诗人多隆阿所作,通过对春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赞美。
首句“柳花未吐柳条柔”,以“柳花未吐”暗示春天的生机尚未完全展现,而“柳条柔”则描绘了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才沐春恩叶已稠”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恩泽,春雨过后,柳叶迅速繁茂,展现出勃勃生机。
“李固逢君登甲第,王恭比汝擅风流。”这两句运用典故,将柳树与历史人物相联系,通过“李固”和“王恭”的故事,赋予柳树以人格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独特魅力的欣赏。同时,也暗含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美。
“肯随文杏遮芳甸,欲傍垂杨隐画楼。”这里将柳树与“文杏”、“垂杨”进行对比,前者选择“遮芳甸”,后者则“隐画楼”,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柳树的独立与高洁,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最后,“自是向阳真得地,清阴不在曲江头。”诗人直抒胸臆,认为柳树之所以能够得到生长之地,是因为它面向阳光,追求光明。这里的“清阴”不仅指柳树的阴凉,更象征着柳树的高洁与清雅,而“曲江头”则可能代表了一种世俗的、不那么纯净的生活环境。整首诗通过柳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人格美以及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