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赴洛人,怀哉但吟越
出处:《赴洛留别华阳兄》
明 · 皇甫濂
浮云薄高山,崇朝去还结。
游子不惮烦,悠悠复徂辙。
密亲自兹旷,临流何能发。
衰林动远风,寒江冒轻雪。
遇物隆所悲,兴愁顿难绝。
无以赴洛人,怀哉但吟越。
游子不惮烦,悠悠复徂辙。
密亲自兹旷,临流何能发。
衰林动远风,寒江冒轻雪。
遇物隆所悲,兴愁顿难绝。
无以赴洛人,怀哉但吟越。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濂的《赴洛留别华阳兄》描绘了一幅深秋离别图景。首句“浮云薄高山”,以浮云轻盈地覆盖高山,象征着诗人即将离开的飘忽不定和远方的遥不可及。接着,“崇朝去还结”暗示了清晨出发,却似乎在黄昏时分仍未到达,表达了行程的漫长与艰辛。
“游子不惮烦,悠悠复徂辙”写出游子尽管路途遥远,但仍坚韧不拔,继续前行。然而,面对“密亲自兹旷,临流何能发”的景象,诗人内心的情感愈发复杂,面对流水,他无法抑制心中的离愁。“衰林动远风,寒江冒轻雪”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寒风吹过枯木,江面飘落雪花,增添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诗人触景生情,“遇物隆所悲,兴愁顿难绝”,感叹万物皆可引发他的哀伤,离愁之情难以平息。最后两句“无以赴洛人,怀哉但吟越”,诗人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只能借吟诵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无法亲身前往洛阳陪伴友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赴洛途中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