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中庭月,何妨尽一卮
出处:《过中山》
宋 · 洪适
三关标重镇,自昔护边陲。
观者堵墙立,纷然帘幕垂。
欲谋千日醉,恐误十旬期。
可喜中庭月,何妨尽一卮。
观者堵墙立,纷然帘幕垂。
欲谋千日醉,恐误十旬期。
可喜中庭月,何妨尽一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中山时所见的场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边防重镇的感慨与对月夜美景的喜爱。
首联“三关标重镇,自昔护边陲”,开篇即点明中山作为边防重镇的历史地位,强调其在保卫边疆安全中的重要性。这里的“三关”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边关要塞,如雁门关、山海关等,它们在古代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关键防线。
颔联“观者堵墙立,纷然帘幕垂”,生动地描绘了中山城内热闹非凡的景象。人们聚集在城墙旁,或是在酒楼茶馆里,享受着节日或庆典的欢乐时光。此处的“帘幕垂”既指窗帘或帷幔的垂挂,也暗含了人们沉浸在欢愉氛围中的状态。
颈联“欲谋千日醉,恐误十旬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尽情享受生活的向往。在这样的节日里,人们希望能够尽情畅饮,享受生活,但又担心时间匆匆,错过了重要的约定或事务。这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活态度的平衡把握,既追求快乐,也不忘责任。
尾联“可喜中庭月,何妨尽一卮”,则是对月夜美景的赞美和对饮酒的愉悦之情。诗人认为,在月光下的庭院中饮酒,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这里的“一卮”指的是酒杯,诗人希望在美好的月色下,能够尽情地品尝美酒,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防重镇中山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日常乐趣的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