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贵腰鞭立倾酒,宰臣委佩观摇笔
注书曾学郑司农,历国多于孔夫子。
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
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白帝城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
忽然结束如秋蓬,自称对策明光宫。
人言策中说何事,掉头不答看飞鸿。
彤庭翠松迎晓日,凤衔金榜云间出。
中贵腰鞭立倾酒,宰臣委佩观摇笔。
古称射策如弯弧,一发偶中何时无。
由来草泽无忌讳,努力满挽当亨衢。
忆得当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
垂钩钓得王馀鱼,踏芳共登苏小墓。
此事今同梦想间,相看一笑且开颜。
老大希逢旧邻里,为君扶病到方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送裴处士应制举诗》。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送别一位才华横溢、气节不羁的人物——裴生。这位裴生在社会上颇有声望,但也因此而显得孤独和特立。诗中的“气劲言高少知己”四字,便是对这种人物性格的精彩描绘。
诗人通过提及裴生的学识和才华,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位朋友的敬佩之情。裴生曾经学习过郑司农的注书,并且游历过许多国家,甚至超过了孔夫子,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裴生的博学,而且也映衬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则是诗人回忆与裴生共同度过的时光,两人在连州一带的探险之旅,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冒险生活的向往。
“白帝城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这句话中的“白帝城”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也可能是诗人用来比喻两人再次相遇的地方。整句表达了裴生对朋友的忠诚和等待。
然而,就在这温馨的回忆之后,诗人的语气突然一转,“忽然结束如秋蓬”透露出一种无常和悲凉的情绪。这位才子似乎就这样消失在人生的旅途中,而诗人自己则是“自称对策明光宫”,这或许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下文中的“人言策中说何事,掉头不答看飞鸿。”则显得有些淡漠和超脱,或许是在表达对于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接着,“彤庭翠松迎晓日,凤衔金榜云间出”又是一幅壮丽的画面,这可能是对裴生仕途得意或是才华横溢的一种象征。
“中贵腰鞭立倾酒,宰臣委佩观摇笔。”这两句则是在描绘一种官场生活,或许是裴生的某段经历,也可能是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一种想象或理想。
紧接着,“古称射策如弯弧,一发偶中何时无。”这一句中“射策”一词,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策论试题,这里则被用来比喻裴生的才华和命运,他的成功似乎是必然的。
“由来草泽无忌讳,努力满挽当亨衢。”这一句又回到了对朋友学问和气节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不羁自由生活态度的向往。
最后,“忆得当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垂钩钓得王馀鱼,踏芳共登苏小墓。”则是诗人对友情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这里,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他不仅是在追忆那些共同经历的日子,更是在表达对于这份友谊永恒不变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裴生的才华、品格和命运的描绘,以及对他们之间友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