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日寒食雨,三十六湖春水波
出处:《送李彦明归高邮》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老夫归从东海头,春风送客归秦邮。
出门复睹雁北乡,物我喜得同悠悠。
吴船鼓棹渡江去,乌轮正挂扶桑树。
桃花倚岸笑相看,杜宇催人啼不住。
征袍十年尘土多,濯缨今年《沧浪歌》。
一百五日寒食雨,三十六湖春水波。
交游台榭剪荆棘,继美前修集佳客。
谁能唤起老龙眠,重写耳孙湖上宅。
出门复睹雁北乡,物我喜得同悠悠。
吴船鼓棹渡江去,乌轮正挂扶桑树。
桃花倚岸笑相看,杜宇催人啼不住。
征袍十年尘土多,濯缨今年《沧浪歌》。
一百五日寒食雨,三十六湖春水波。
交游台榭剪荆棘,继美前修集佳客。
谁能唤起老龙眠,重写耳孙湖上宅。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的《送李彦明归高邮》,以送别友人李彦明回高邮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首句“老夫归从东海头”点出诗人与友人共同的经历,暗示了旅程的遥远和友情的深厚。接着,“春风送客归秦邮”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送行,寓意着友人的归途充满生机。
“出门复睹雁北乡,物我喜得同悠悠”通过雁南飞的意象,寓言友人归乡,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流露出欣喜之情。“吴船鼓棹渡江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乘船离去的情景,而“乌轮正挂扶桑树”则以日出东方的壮丽景象烘托出离别的壮志豪情。
“桃花倚岸笑相看,杜宇催人啼不住”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桃花和杜鹃鸟以情感,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征袍十年尘土多”暗指友人十年的漂泊生涯,而“濯缨今年《沧浪歌》”则借典故表达洗尽尘埃,回归本真的愿望。
最后两句“一百五日寒食雨,三十六湖春水波”描绘了寒食时节的雨景和春水,寓言友人归乡后的宁静生活,以及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交游台榭剪荆棘,继美前修集佳客”则预祝友人在家乡能与贤士相聚,延续美好的传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