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雄镇坐春风,胜国洪图今古同
出处:《滕王阁五首和足两韵》
明 · 释函是
高楼雄镇坐春风,胜国洪图今古同。
戎马喜随歌舞散,文章愁逐玉鸾空。
江鱼云雁浮沉外,南贡西山日夜中。
俯仰共知游览意,临秋应信蓼花红。
戎马喜随歌舞散,文章愁逐玉鸾空。
江鱼云雁浮沉外,南贡西山日夜中。
俯仰共知游览意,临秋应信蓼花红。
鉴赏
此诗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变迁。首句“高楼雄镇坐春风”,以“雄镇”二字凸显滕王阁的巍峨气势,仿佛它正静坐于和煦的春风之中,展现出一种不凡的气度。接着,“胜国洪图今古同”一句,将滕王阁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暗示其作为文化与历史的见证,其意义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戎马喜随歌舞散,文章愁逐玉鸾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描绘了战争平息后人们欢庆的场景,后句则通过“文章愁逐玉鸾空”表达出对文人墨客在战乱后的忧愁与无奈,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江鱼云雁浮沉外,南贡西山日夜中”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交织,江面上的鱼儿与云雁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南贡西山日夜中”的描述,则展现了永不停歇的历史进程与地理空间的广阔。
最后,“俯仰共知游览意,临秋应信蓼花红”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感慨。面对秋天的美景,诗人相信蓼花会如约绽放,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滕王阁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滕王阁作为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