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谢公昔隐东山阿,其如海内苍生何全文

谢公昔隐东山阿,其如海内苍生何

明 · 王鏊
谢公昔隐东山阿,其如海内苍生何
谢公今隐东山上,海内其若苍生望。
东山何在云悠悠,乃在会稽东海之东头。
朝攀扶桑枝,夕饮严滩流。
谢公昔日登临处,今日公来还钓游。
林间世事阅来久,自信忠贞能不朽。
蜃嘘楼阁倏当空,世上浮名亦何有。
嗟予壮岁每从公,公之心事吾能通。
嘉谟动得明主顾,劲气直犯奸邪锋。
奸邪作奸今亦已,中外望公犹未起。
老松眠壑无万牛,大材为用真难耳。
平生不识五侯鲭,屈铁为钩非所能。
谗烟谤燄久自熄,不烦桓伊仍抚筝。

鉴赏

此诗《东山图寄同年谢少傅》是明代文学家王鏊所作,借东山隐逸的典故,表达了对谢少傅(即谢安)的敬仰与期待。诗中以谢安的两次“东山隐”为线索,描绘了其超脱世俗、心系天下的形象。

首句“谢公昔隐东山阿,其如海内苍生何”,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赞美谢安曾隐居东山,不顾苍生疾苦,暗示其后来出仕,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接着,“谢公今隐东山上,海内其若苍生望”一句,再次强调谢安虽隐居,但人们依然期盼他能再次出仕,拯救苍生。

“东山何在云悠悠,乃在会稽东海之东头”描绘了东山的遥远与神秘,同时也暗示谢安隐居之地的超凡脱俗。接下来的“朝攀扶桑枝,夕饮严滩流”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谢安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谢公昔日登临处,今日公来还钓游”将时间线拉回,强调谢安不仅曾经在此地隐居,如今即便再次归来,也依然保持着隐逸的生活方式。这一段通过“林间世事阅来久,自信忠贞能不朽”表达了对谢安坚守信念、忠诚不渝的赞美。

“蜃嘘楼阁倏当空,世上浮名亦何有”通过自然界的奇观,象征谢安超脱世俗名利的心态。最后,“老松眠壑无万牛,大材为用真难耳”以老松喻谢安,表达对其才能的肯定,同时感叹其难以施展的遗憾。

“平生不识五侯鲭,屈铁为钩非所能”则通过谢安的钓鱼活动,进一步展现其淡泊名利、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谗烟谤燄久自熄,不烦桓伊仍抚筝”则是对谢安不受外界纷扰、保持内心平静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谢安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