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丁髯熟旧闻,考證能辞劬全文

丁髯熟旧闻,考證能辞劬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双松代以三,顷来已一枯。
虽非元明旧,挺立仍不孤。
我昔见松始,中兴正多娱。
刹那五星终,寺燬祠亦芜。
朝市不自保,况此曲瘁株。
澹庵欲留真,岁寒趣为图。
缅怀乾隆世,七庙雨露濡。
孑遗幸相守,冰雪何岁无。
还复成双松,后先焉可诬?勿袭广雅误,谓与渔洋符。
丁髯熟旧闻,考證能辞劬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同澹庵闇公访松旧慈仁寺三松萎其一矣》。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探访昔日慈仁寺的情景,寺内三棵松树之一已经枯萎,但其余两棵依然挺立,象征着历史的坚韧与不屈。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松树的现状,虽然其中一棵已经枯萎,但另外两棵仍然坚强地站立着,不显得孤单。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那时国家正处于中兴时期,人们充满欢乐。然而,短短的时间内,五星连珠的奇观消逝,寺庙和祠堂也荒废了。社会动荡,个人安全都无法保证,更何况是这些古老的树木。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之情。他希望留下真实的记录,以“岁寒”之趣绘图,寓意在严冬中依然保持坚韧的精神。诗人缅怀乾隆盛世,那时皇家的恩泽遍及四方,即使是残存的古木也能得到保护。即使在冰雪覆盖的岁月里,这些古木依然顽强生存。

最后,诗人强调不应混淆历史事实,避免误解,同时赞扬了丁髯(可能是指某位历史学家或学者)对于历史考证的辛勤工作。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