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好怪维箕,鹢飞书乃宋
败叶俄填坑,顽云总归洞。
噌吰万窍呼,凛列百泉冻。
野旷鸣枯桑,原低偃长葑。
阴霾接混茫,噫气来倥倊。
冷助玄冥威,狂招韩愈讼。
雷轰号令严,天转机轴空。
易水仍萧萧,燕山殊瞢瞢。
不知怒何为,所喜散堪用。
倏往捕亦难,逆来受须共。
有时稍纡徐,忽地还放纵。
再作疑催诗,横奔惊失鞚。
卑飞争堕鸢,弯卧早藏蝀。
沙漠号狐狸,岐山噤鸾凤。
披襟谁敢当,落帽众相哄。
点也妨咏归,卢其忧病中。
远应经土囊,细或入石缝。
眯目尘簸糠,拂须冰织综。
迸裂沙成河,盘旋城抵瓮。
星好怪维箕,鹢飞书乃宋。
拔木周籥缄,扬波越裳贡。
汉歌怀沛台,楚赋想云梦。
庐舍遭倾摧,陵园起哀恸。
前瞻巧趋跄,后逐遥饯送。
历块势尤颠,下坡力如壅。
八极御可游,五湖桴莫从。
先登贲育雄,鏖战邹鲁閧。
胡马依北嘶,鲲鱼徙南羾。
天工无乃劳,吾意因尔讽。
愧乏吉甫才,穆如难继颂。
鉴赏
此诗描绘了在昌平道中遭遇大风时的壮阔景象与复杂心境。开篇以“夜闻海潮声”起笔,形象地将大风的威力比作海潮的汹涌,大地仿佛在震动,展现出风势之猛烈。接着,“败叶俄填坑,顽云总归洞”,通过败叶和顽云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风势的浩大与不可阻挡。
“噌吰万窍呼,凛列百泉冻”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风声比作万窍齐鸣,百泉冻结,生动地展现了风的凛冽与震撼力。随后,“野旷鸣枯桑,原低偃长葑”描绘了风中万物的动态,枯桑鸣叫,长葑低伏,形象地表现了风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阴霾接混茫,噫气来倥倊”则通过阴霾和噫气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大风带来的压抑感和不祥之气。接下来,“冷助玄冥威,狂招韩愈讼”两句,将风的寒冷与狂暴与古代文人的感慨相结合,既体现了自然之力的威严,也融入了人文情怀。
“雷轰号令严,天转机轴空”以雷声比作号令,天空似乎失去了转动的轴心,形象地描绘了大风的恐怖与不可预测性。接下来,“易水仍萧萧,燕山殊瞢瞢”通过易水和燕山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大风的持续与影响范围之广。
“不知怒何为,所喜散堪用”表达了诗人对大风原因的不解,以及对风后平静景象的期待。接下来,“倏往捕亦难,逆来受须共”描述了风的瞬息万变,难以捕捉,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都需共同面对。
“有时稍纡徐,忽地还放纵”则揭示了大风的多变与不可预测性,有时缓慢,有时又突然变得狂暴。接下来,“再作疑催诗,横奔惊失鞚”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大风中的景象,如同催促诗人创作,却让行者失去控制。
“卑飞争堕鸢,弯卧早藏蝀”通过鸟类和彩虹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大风中的自然现象。接下来,“沙漠号狐狸,岐山噤鸾凤”则通过动物的反应,形象地描绘了大风的威力,连狐狸都在呼号,鸾凤也在沉默。
“披襟谁敢当,落帽众相哄”描绘了人们在大风中的反应,有人披襟迎风,有人落帽乱跑,形象地展示了大风的影响力。接下来,“点也妨咏归,卢其忧病中”通过引用孔子弟子点和卢的典故,表达了在大风中无法正常生活的无奈。
“远应经土囊,细或入石缝”描绘了大风穿越各种地形的景象,既有广阔的视野,也有细微的缝隙。接下来,“眯目尘簸糠,拂须冰织综”通过细节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大风中的尘土飞扬和寒冷刺骨。
“迸裂沙成河,盘旋城抵瓮”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风中沙石的移动,仿佛形成河流,围绕城市旋转。接下来,“星好怪维箕,鹢飞书乃宋”通过星座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拔木周籥缄,扬波越裳贡”描绘了大风中树木被拔起,波浪翻滚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风的力量可以影响到远方的贡品。接下来,“汉歌怀沛台,楚赋想云梦”通过引用古代文学作品,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怀念。
“庐舍遭倾摧,陵园起哀恸”描绘了大风破坏房屋,引发哀伤的场景。接下来,“前瞻巧趋跄,后逐遥饯送”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大风中的行动。
“历块势尤颠,下坡力如壅”描绘了大风中行走的艰难,无论是跨越障碍还是下坡,都充满了阻力。接下来,“八极御可游,五湖桴莫从”表达了大风中旅行的困难,即使是广阔的天地也无法自由穿梭。
“先登贲育雄,鏖战邹鲁閧”通过引用古代勇士和战争的典故,表达了大风中勇者的形象。接下来,“胡马依北嘶,鲲鱼徙南羾”描绘了动物在大风中的反应,胡马向北嘶叫,鲲鱼向南迁移。
“天工无乃劳,吾意因尔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通过诗歌表达对大风的思考。最后,“愧乏吉甫才,穆如难继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以及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力量的壮丽与复杂,同时也融入了人文情感和历史文化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想象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