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云霞开暮晴,半天风落万松声
出处:《游洪光寺》
明 · 谢榛
岭外云霞开暮晴,半天风落万松声。
于今莲社谁为主,遥望庐山无限情。
于今莲社谁为主,遥望庐山无限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洪光寺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共鸣。首句“岭外云霞开暮晴”,以“岭外”点明地理位置,暗示远离尘嚣,接着“云霞开暮晴”则生动展现了傍晚时分云彩与阳光交织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次句“半天风落万松声”,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通过“半天风”与“万松声”的对比,不仅展现了风的轻柔与松林的辽阔,更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落”字用得巧妙,仿佛是风轻轻拂过松林,让千百株松树同时发出悦耳的声音,构成了一曲自然的交响乐。
第三句“于今莲社谁为主”,转而抒发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这里提到的“莲社”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常指僧侣集会修行的地方。诗人在此询问“于今莲社谁为主”,既是对当下佛学传承状态的关切,也是对历史与现实之间联系的一种思考,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与怀念。
最后一句“遥望庐山无限情”,将情感推向高潮。庐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因其自然美景,更因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而成为精神寄托的象征。诗人遥望庐山,心中涌起的是对自然、历史、文化的无限感慨与深情。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人类共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历史文化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