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学诗趋露冕,棠花含笑待斑衣
出处:《送韦信爱子归觐》
唐 · 钱起
离舟解缆到斜晖,春水东流燕北飞。
才子学诗趋露冕,棠花含笑待斑衣。
稍闻江树啼猿近,转觉山林过客稀。
借问还珠盈合浦,何如鲤也入庭闱。
才子学诗趋露冕,棠花含笑待斑衣。
稍闻江树啼猿近,转觉山林过客稀。
借问还珠盈合浦,何如鲤也入庭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离舟:船只。斜晖:夕阳。
春水:春天的江水。
燕北飞:燕子向北飞。
才子:有才华的年轻人。
露冕:显赫的地位或荣誉。
棠花:一种象征高雅的花。
斑衣:指老年人的衣服。
江树:江边的树木。
啼猿:猿猴的叫声。
过客:旅行者。
还珠:比喻人才出众。
合浦:古代地名,以产珠著名。
鲤也入庭闱:鲤鱼跃龙门,比喻科举考试成功。
翻译
船儿解开缆绳直到夕阳西下,春水向东流淌而燕子向北飞去。才子们研习诗歌追求荣华,如同棠花含笑期待着老者的赞美。
渐渐听到江边树木间猿猴的哀鸣声临近,转眼间觉得山林中的游人变得稀少。
试问珍珠满合浦的盛况,是否比不上鲤鱼跃龙门进入庭院的荣耀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送韦信爱子归觐》。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感。
"离舟解缆到斜晖,春水东流燕北飞。"
这两句描写了船只在柔和的阳光下解开缆绳,随着春天的河水向东流去,与北飞的燕子一同前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才子学诗趋露冕,棠花含笑待斑衣。"
这里则是对一个年轻有为的才子在学习诗书的情形进行描绘。他如同朝露一般纯洁无瑕,而棠花(一种开满枝头的小白花)则以含羞带笑的姿态等待着他换上斑斓华美的衣衫,预示了才子的学问将要大放异彩。
"稍闻江树啼猿近,转觉山林过客稀。"
诗人通过听见江边树木间猿猴的叫声,感受到了一种亲切之情,但随即意识到,虽然山林中的行人不再拥挤,却也意味着朋友离别后的寂寞。
"借问还珠盈合浦,何如鲤也入庭闱。"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以借物抒怀的方式,询问那颗珍珠是否已经回到了合浦(古代著名的珠玉产地),同时将自己比喻为鲤鱼,希望能像它一样进入庭院的小溪中,表达了对归属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寄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传递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